烏雲散盡,是晴天
圓桌上,飯菜的香氣氤氳繚繞,朦朧著張張漾著微笑的臉。
中間位置上,坐著一對小夫妻。女人,鵝蛋形的臉上閃著白瓷般的光澤,細膩瑩潤,細長的眼睛,笑成兩枚彎月牙,元寶般的嘴角,向上揚起。身邊,坐著他新婚的丈夫,身材瘦削而挺拔,窄長臉,兩條濃黑的劍眉,長在有些突出的額頭上,掩飾著一雙朗目特有的神韻。就是用雙眼睛,盡管在眾人麵前,依然深情注視著新婚的妻子,流露出無盡濃情蜜意。飯桌上的親人們,頻頻祝賀他們新婚幸福,盡管這祝福的話語,來得有些晚。
因為距離婆家很遠,女孩結婚後沒有回家。這是結婚一個月後,第一次回家看望父母。父母當時沒去參加女兒的婚禮。在那個幸福的日子,女兒不知道,爸爸、媽媽是抹著眼淚度過的。想到女兒馬上就是別人的媳婦了,雖然女兒常年在外,難得一見,母親的心還是承受不住,內心仿佛被掏空似的。
女孩的父親當過海軍。因為一次海上航行,輪船險些淹沒在那片汪洋之中,被搶救上來以後,精神受了一些刺激,提前退役,回到家中,多年沒有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回家最初的幾年,父親喜歡靜靜呆著,表情呆滯,不喜歡接觸外人。孩子還小,父親就在家看孩子,母親去生產隊掙“公分”養家(一個古老的詞彙)。那是一段最艱難的日子,母親的心裏很苦,但是從不外露,他相信男人一定會好起來的。幾年以後,母親又生下妹妹。安寧、和諧的家庭,讓父親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轉,在村子的建築隊裏幹活,掙錢貼補家用。母親就自己在家裏養雞、養鴨、養豬、養羊,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孩子們,在緊巴巴的日子中成長,並沒有覺察出生活的欠缺,因為母親寬厚而知足的微笑。父母都是高中生,在那時屬於有文化的人,知道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讓她們安分守己,讓她們自尊自愛。兩個孩子也體諒父母的辛苦,小小年紀都知道搶著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打豬草。她們的學習,在班級裏總是最棒的,在學校裏,從來沒聽說她們和誰打過架。看著她們一天天健康長大,父母雖然累,但是很欣慰。
那年,女孩初三畢業的時候,就悄悄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讓妹妹上吧,我也要去掙錢養家。”媽媽看看懂事的女兒,難過地低下頭,默認了。她知道,家庭生活,實在太困難了。在女兒的堅決的語氣裏,母親隻好忍痛默認了。那年,女孩在全鄉所有畢業學生中的名次,是第九名。
女孩是個很要強的女孩子,不想幹粗重的體力活,她想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她和一起下學的同學,去市裏的人才市場轉,去中介公司詢問,終於在一家服裝公司有了一份工作。
女孩很漂亮,性子柔中有剛,無形中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農民女兒的質樸、善良、堅忍一在她身上呈現出來。經曆很器重她,一段時間以後,她被調去北京工作。那是很難得的機會。第一次告別父母,去那麼遠的地方,女孩沒有退縮,勇敢麵對。
在北京,這座大都市,她得到更好的鍛煉。幾年的打拚之後,不斷被提拔,成為部門經理,統領著很多工作人員。這期間,他沒有忘記家裏的父母和妹妹,在那種高消費的環境裏,盡量節省自己的開支,供妹妹上學,給父母買治療儀,買時尚的衣服。雖然一年難得回家一次,但是父母時刻能感到女兒對他們的依戀。小妹也很爭氣,經過不懈的努力,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師範大學。父母的年歲在變老,但心裏一直開心著,因為兩個善良、乖巧的女兒。
女兒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父母的心事越來越重了。左鄰右舍看到出落得花一樣的女孩,都搶著給她介紹對象。當媽媽興衝衝地打電話讓女兒回家相親的時候,女兒對這樣的事情總是很冷淡,沒有一點熱情。一次次的相親,一次次不歡而散,母親失望了。幾年的城市生活,已經將女孩完全改造為一個城市姑娘了,女孩再也不想回到農村的環境裏去了。左鄰右舍的冷言冷語,也雨點一般砸過來,說她家女兒眼光太高了,好高騖遠。眼看著女兒的年齡一年年變大,母親心焦如焚,一向不信神的她,竟然四處算卦,預測女兒的婚姻。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很好的歸宿。
然後,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沉寂。父母沉默著,擔心著;鄉親們沉默著,在冷眼看著女孩的婚事,會有怎樣的結果。
終於,女孩將自己新婚的丈夫領回家裏。就是剛開始那一幕。家鄉的兄嫂,熱情款待,遠方歸來的小妹。笑聲中,前嫌盡失。酒席間,觥籌交錯,歡聲笑語。
女孩新婚的丈夫,家在秦皇島,是一個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孩子,但是沒有一點輕浮的樣子,很深沉,也很健談。他說起他們婚後的一些瑣事。他的父親是一位老中醫,很想讓兒子長大後,子承父業。可是,他性格活潑,外向,忍受不了醫生的生活方式,他說長年累月在一間屋子裏給病人看病,那很可怕。他喜歡人多的地方,喜歡有更多人際交往的地方。他和女孩所在的公司很近,偶爾的相遇,竟然一見鍾情,紛紛墜入愛河。也許,人對自己的愛情,是不能急的。那隻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女孩愛得很認真,男孩也是。
婚後,女孩悄悄對男孩說:“來城市裏幾年,我還沒啃過豬蹄呢!”麵對這樣可笑的問題,丈夫簡直要噴飯了。他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唄!幹嘛管別人怎麼想?”女孩就笑:“多不好意思。”他在飯店工作過一段時間,什麼飯都會做。他買了最新鮮的豬蹄,親自下廚,做出香噴噴、油亮亮的豬蹄,一定要看著女孩吃下去。女孩就當著自己丈夫的麵,沒有一點顧忌地把豬蹄一點點吃下去,看著她吃得那麼香,那麼好看,直到吃得嘴上沾滿油,手上沾滿油,直到丈夫笑得陽光燦爛。丈夫又聽說女孩想吃海鮮。他在海邊長大,海鮮吃得多了,並沒有多少吸引力,他想滿足女孩所有的願望,來證明自己是多麼愛他。嫂子們就笑侃:“難怪妹妹結婚才一個月就胖了些了呢!”
他說:“在城市裏,像她這樣的姑娘,真是太少了。純情、美麗之外,我還喜歡她的樸實、善良。能娶上這樣的姑娘,我家祖輩的墳上真是冒青煙了。希望哥哥嫂子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對待她的。也希望你們能到我們家去玩。我們家離海邊很近,可以隨時去看海……”
他這樣說著的時候,還不停用眼睛注視身邊的女孩。女孩,也就在沐浴在了這愛的眼光中,一臉幸福的笑。這樣想著,看看窗外,本來陰雲密布的天空,早已經藍天白雲。天,好晴朗。
七月流火
夏,發了狂,將那火一般的光和熱,鋪天蓋地的襲卷過來。整個城市仿佛燒灼的磚窯,白花花明晃晃,吐著銀色的煙霧。道旁樹耷拉著碩大的枝丫,失去了往日的溫存與活力。一個個倦怠了的談熱色變的人們,幽處在濃陰下慵懶的喘著粗氣,任憑汗水從頭到腳肆意橫流;抑或蝸居在狹小的屋子裏,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一絲涼爽。什麼也不做,什麼也懶得想,無聊的待著,思維短路也心甘情願,誰也不想拿身體作賭注,開沒有實質意義的玩笑。
道道閃電,陣陣驚雷,撕破了夏的麵具;一場突如其來的驟雨,澆滅了夏的信念。街道樓宇,在劈裏啪啦的雨點中,複蘇原有的生氣。窗戶裏透著雨的腥味兒,還有一縷縷伴著輕風的涼意;花樹小草,迎著這熱烈的雨,舒展著腰肢,嫵媚青綠。人們透著雨的疲倦,趕集般臉上泛笑,享受著夏的特有的饋贈。嘰嘰喳喳,眸光溢彩,柔情萬種,似乎忘卻了盤旋腦際的燥熱。可我分明還記著一些與這夏日狂躁相關的事情——
那是入夏以來一個普通卻有點兒不平常的夜晚,持續的高溫沒有改變,屋子裏儼然烤箱似的。扇葉無奈的卷著熱熱的風,汗水從頭臉繞著彎旋流肚皮再濕溻腳跟。我草草地將空虛了的腸胃安頓一下,便鑽進臥室,遙開空調,頓時神清氣爽,好不愜意。心中很是感激富蘭克林,法拉第於電力的貢獻,也感恩開利博士用上帝般的手給酷熱難奈的世界製造出了清涼的氣息。於是,伴隨著快慰撳開電腦,點擊精彩……“啪噠”一聲脆響,電腦停機,冷氣凝固。緊接著便從樓道裏傳來一片嘈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