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真誠
錦繡藝術
作者:魏津 許豔鳳
摘要:藝術是透過表現者的心靈來進行的,表現的無論是社會中的人和事,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當他們出現在藝術作品中時,我們總是毫不猶豫的指出,這是藝術家的創作。這是對真實的反映,但它更是藝術家心靈顫動的記錄。即使在表現自然美的作品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藝術家激動不安的靈魂。它提供給我們的,絕不僅是一山一水、一花一草的外形的描摹,或者是關於他們的零碎的敘述。在這裏,他仍然在同讀者進行著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進行著靈魂的對話。
關鍵詞:藝術 繪畫 真誠
我們都有過欣賞藝術作品的經驗,我們也曾經無數次地沉浸在藝術美的中流連忘返。可見,無論哪一件作品,如果它值得被稱為藝術品的話,它總使人感覺到藝術的美,我們是在審美的愉悅心情中對作品企圖告訴你的一切敞開心扉。
藝術是透過表現者的心靈來進行的,表現的無論是社會中的人和事,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當他們出現在藝術作品中時,我們總是毫不猶豫的指出,這是藝術家的創作。是的,這是他的創造物,而不是被搬到作品中來的客觀事物本身——因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你能把真實的月亮搬到一幅畫或一首詩中去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畫家和詩人卻可以在畫中或詩中創造出一個月亮來。這是對真實的反映,但它更是藝術家心靈顫動的記錄。即使在表現自然美的作品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藝術家激動不安的靈魂。它提供給我們的,絕不僅是一山一水、一花一草的外形的描摹,或者是關於他們的零碎的敘述。在這裏,他仍然在同讀者進行著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進行著靈魂的對話。
我們對美的領會和創造,對現實藝術的把握也並不是少數別具天賦的藝術家的特權,而是任何一個具有正常身心條件的人都可能擁有的。這樣說,當然不是要貶低藝術家創造藝術美的勞動他們的創造提高了我們對美的感受能力,增加了我們的審美趣味,幫助我們開拓了思想的疆域,使我們能夠更好的升入生活現象的本質,更深刻的去領會,把握現實的美。這樣說,隻是想指出,藝術家對美的創造,不是少數人孤立的進行的常人所不可理解的怪誕行為,而恰恰是建立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的堅實基礎之上的,是有著深厚的曆史根源和社會根源的。
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再現和升華。為了把自己對生活的體驗、想法傳達給讀者,使讀者感同身受,獲得鮮明生動的印象,藝術家必然要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和方法,創造出一個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形象。俗話說:“入情才能入微,入微才能入境,入境才能會心。”所以我們在藝術創作中,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帶領藝術家步入藝術世界的向導;它是一團火,使藝術家心中堆積已久的生活素材熊熊地燃燒起來;它是一道閃電,使整個生產線上大大小小的機器都能轉動起來。俄羅斯畫家米·涅斯捷羅夫這樣說過“任何一個好的主題,可能被冰冷的、無動於衷的描繪所毀。無感情的藝術是沒有生命力的,從開始學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不要忘記這一點。”同其他勞動者一樣,藝術家對自己的工作也是滿懷熱情的。藝術作品就是他情感的結晶,就是他情感的物化。他沒有一張事先畫好的對一切細節都做出了嚴格、明確的規定的圖紙,一切都在隨著他的情感、想象的變化而變化,隨著他的情感和形象的發展而逐步深入下去,逐步清晰起來。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美的創造,也沒有藝術美的欣賞,也就不會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