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在一些販賣心靈雞湯的微博背後,隱藏著營銷之手。他們會把女性最常用的化妝品、服裝、飾物、減肥等廣告穿插其間。這本身並無不可,也許這就是微博營銷的商業模式。但是,一個專事營銷的賬號,披著情感專家的外衣,他能夠煲出真正有營養的心靈雞湯嗎?就如同現在很多城市街頭散發的一種雜誌,有大眾明星的封麵,看上去像是健康、婚姻的期刊,實際上卻是某婦科醫院或男科醫院的廣告,那些看似很吸引眼球的內容,其實隻是東抄西摘,用來掩飾廣告的偽裝物,甚至還有編造的病例。
雞湯並非有益無害
雞湯曆來被人們當成是營養佳品,但營養專家說,雞湯的主要成分其實是水,隻有少量的蛋白質、脂肪、膽固醇,還有極其微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價值並不高,對一些心血管病和痛風病人來說,雞湯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那麼心靈雞湯呢?
雞湯段子那時不時就會撞擊一下心靈的溫情話語,像一隻柔軟的手在你失意時輕拂了一下臉頰,頓感些許寬慰。但也許這隻是一針麻醉劑,使心靈麻木,暫時失去痛的感覺,當藥力過去之後,更大的痛感會讓你傷得更重。還有一些“警句”,似乎對人生深有感觸,給迷途中的你指點迷津,但是若按這樣的指引走下去,可能會在迷途上走得更遠而難尋歸路。
真正能給人以啟迪的人生感悟是經過生活的積累和沉澱而產生的,沒有人能量產批發。但有些博主,一天發出的雞湯段子多達幾十條,TA真的有那麼多人生體會和感慨嗎?高產雞湯中多是無病呻吟的空話或斷章取義的摘抄。無病呻吟隻能帶給人更多的空虛,斷章取義則會歪曲原著的本意。
小心雞湯依賴症
當今的年輕女性,麵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置身於浮躁的社會環境之中,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情感問題得不到解決。還被各種各樣的快餐文化包圍,大多數人無暇也無心靜下來通過閱讀前人的積累汲取人生營養。所以,碎片化的微博、段子式的雞湯便適應了心靈的“速補”和情感的“療傷”需求。
問題在於這些心靈雞湯本身就營養成分不高,甚至摻雜了一些精神迷幻劑。長久沉迷於情感類的心靈雞湯,以至漸漸失去自我判斷能力,癡迷中把自己變成情感白癡,整天在雞湯段子裏搜索自己的影子,就像看《紅樓夢》一定要把自己套成林黛玉一樣。這樣的雞湯依賴症無異於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