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
於專家連忙在電話裏解釋,“我這不是反話,是真心話!小杜對細菌病菌這些方麵的理解,令這邊的很多沉浸在這個領域幾十年的老怪物都望塵莫及。一直以來,這邊對免損傷寒疫苗的研究,都有好幾個關鍵點沒有突破。小杜一過來,才幾個月就找出配製疫苗的關鍵,讓專家組這邊在這方麵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第一批試驗品已經生產出來,正在進行實驗階段,如果實驗成果,就能開始批量生產了。”
“這可真是太好了!”
荀智友聞言,開心的笑起來,“疫苗出來,免損傷寒這病也就不足為懼。我把杜武推薦過來,也是看他對這方麵有比較獨到的理解,不過我也沒想到,那家夥竟然有那麼大的能耐。”
“小杜的確是個了不得人才!”
於專家對杜武讚不絕口,“小荀,那小杜就和你一樣,見多識廣,敢於想常人所不敢想,做常人所不敢做。”
說了兩句,於專家才陡然間反應過來,“對了,小荀,你以前是國際紅十字會的外科專家,那小杜是不是也是和你一起的,他該不會是那位……”
“非動植物生命體研究專家!”
荀智友接過於專家的話,輕輕笑了笑,“那家夥沒事就喜歡和細菌真菌病毒這些打交道,當時想不到個合適的頭銜,就弄了這麼個。不過和我那個的那個針灸手術專家一樣,其實都是自己冠上去,用來糊弄人的,沒有什麼專業機構認可。”
“難怪,難怪!”
於專家聞言釋然的說道:“我就說呢!要是國內有這樣的年輕俊傑,早就被國家科研機構挖走了,怎麼會流落在這種小地方。”
“那可未必!”
荀智友笑著輕輕搖頭,“自古以來,高手多在民間。我們國家那麼大,奇人異士無數,真正被挖掘出來得到重用的,其實隻是很少一部分。我說個比較得罪人的話,真要是被國家某些機構挖走,本來能力出眾之人,也很可能淪落為平庸之輩。因為現在搞研究的很多人,一門心思都沉迷在研究之中,完全忘記了見多識廣這個詞。說句實話,整天沉迷在實驗室裏,哪怕有再多再先進的設備,那也是閉門造車。真正要培養出出類拔萃的人才,還得多走走,正所謂行萬裏路讀萬卷書。見識得多了,經曆得多了,實踐才能出真知。”
“哈,小荀,你這話的確挺得罪人的!”
於專家說了一句,輕輕笑道:“不過這話的確很有道理,是個不錯的建議。隻是很多的人,一頭埋進實驗室,就沉迷其中,就算是拿著棍子攆,他們也未必肯出去轉轉。也隻有你們這種年輕人,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荀智友輕輕搖頭,“要實踐出真知,首先也得有比較豐富的知識。而現在有學之士,基本上都被國家當成高端人才培養,就算送出國深造,還是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實驗室。這種事本來就是自相矛盾,也不是一兩個人的意見建議就能改變的。”
不等於專家開口,荀智友就微微搖頭,“算了,不說這事了。杜武那個家夥,能夠幫忙解決疫苗的問題,也算是個大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