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論戰堂內,眾學子分成兩派。
魏韓燕趙等列國學子,支持季玄陵所言,以林陽曜為首的齊楚學子,則聚眾駁斥季玄陵的觀點。
了解論戰堂內局勢,季玄陵笑語盎然:“既然堂內學子對秦軍好殺戮,憤憤不平,某便詳細秦軍為何好殺戮?
治國安民,秦地推行外儒內法。擴張疆域,秦地推行內王外霸。
外霸,對待敵人,即不服從者,強勢征討,肆意殺戮,唯獨把敵人打趴下,讓他們害怕,敬畏,臣服秦國。
其目的之一,擴張疆域,促使秦國強大。
秦軍強,則秦國強,如此,才能讓秦地百姓舒適,有尊嚴,即為內王。
爾等是否認可秦國的策略,有誰會在乎呢,秦人認可便好。
總強國,韓國,燕國等諸侯國,對內殘暴,榨取民脂民膏,讓百姓活的像奴隸,對外割地獻媚好得多。
一句話,得民心者得下,失民心者失下,民多則國大,兵勇則國強,一個人口眾多,百姓富庶,兵強馬壯的大國,何愁不崛起?”
外霸內王?
得民心者得下,失民心者失下?
林陽曜等人聞聲,頃刻間鴉雀無聲。
秦軍對外強悍,對內柔弱,滅敵軍而善待百姓,難怪秦王在西線有恃無恐。
林陽曜麵冷,凝眸沉思,胸無良策,尷尬的抱拳:“公子大才,興許你的沒錯,秦王的治國方針適合秦國,某保留自己的態度,十年後,是東風起,還是西風吹,咱們再做定論。”
林陽曜是個驕傲的人,始終堅信憑自己的治國方針,十載後,齊國更加強大,有一統六國的鋒芒。
季玄陵微微躬身行禮,嘴角噙笑道:“今東風壓過西風,某相信,不出五載,強勁的西風,會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東方敵國。”
五年?
又是五年!
廳堂內學子紛紛靜默,仰頭眺望季玄陵,不少學子,公子在思考的他的話。
各諸侯彼此不相容,諸王爭霸,窮兵黷武,少有考慮內政,獨獨齊國采取富國強民之策。
今秦國重視百姓,鼓勵農商。
林陽曜欲花費十年,吞宋滅燕,為齊國奠定吞八荒,並六合的基礎。
眼前先生,謀略伎倆似更勝一籌,接連聲稱五年後,秦國崛起,橫掃東方六國。
想來,列國局勢將發生巨變,東方霸齊,中原雄楚,西陲強秦,成三家鼎立的局麵。
諸位學子沉思,欲謀取前途時,季玄陵提著酒壺,徐徐向論戰台外走去。
這時,二樓流光閣內,燕國王子姬延,快步衝出雅閣,抱拳:“公子略不世出,腹中甲兵,某好奇詢問,公子以為,七國內,最終何人將取代周子,一統六國?”
公子延心似明鏡,齊國崛起,燕國處境微妙,欲窺探先機,為燕國驅禍避害。
此言出,頃刻間,勾起二樓雅閣內,所有諸侯國王子,公子的興趣。
盡管季玄陵所言,未必準確推斷,但他們仍心生好奇。
聞聲,季玄陵仰起頭,這時,一名王子催促道:“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