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特別在秦軍雷霆行軍時。
袁賜,袁章,沈正南,堅持把麟在州作戰的俞常雄,鞠彥章調往北方抗敵。
袁濤據理力爭,可惜獨木難支。
陸林軒,俞常雄,鞠彥章領軍在前線征戰,袁濤在柳林城內,沒有位高權重人響應,所提建議沒法動搖袁賜的決定。
當日,信使快馬加鞭前往麟州,分別通知俞常雄,鞠彥章收縮攻勢,北伐抗秦。
俞常雄,鞠彥章,分別處在兩處不同的地方,收到消息時,得知是沈正南,袁章的建議,兩人不約而同大罵袁章,沈正南白癡。
他們心似明鏡,秦王派軍南征,虎賁軍事先沒有布防,已錯失戰機。
放棄在麟州所占之地,又延誤戰機,趕往前往奉州,麟州止戈,奉州北方可能已經淪陷了。
一旦虎賁軍盡數撤出麟州,奪取的北方兩郡,沒有充足的虎賁軍把守,孔晟率軍征戰,兩地遲早失而複得。
麟州,奉州,虎賁軍皆沒有半點斬獲。
最讓俞常雄,鞠彥章不滿意的是,他們在信使口中得知,袁賜懷疑陸林軒勾結秦國,派大公子袁章前往廬陵城,收回陸林軒兵權,坐鎮廬陵城。
得知袁賜做法,鞠彥章,俞常雄對袁賜頗為失望。
他們在前線拚死征戰,袁賜罕有賞賜,如此,還時常懷疑陸林軒,分明不相信他們這些在外征戰的將領。
奈何軍令如山,俞常雄不得不遵從,迫不得已集結軍隊,趕往北方,準備抵抗申屠秀,蓋文廣統帥的飛熊軍。
不過,鞠彥章卻沒有遵從袁賜軍令,帶軍趕往奉州西北,抵抗鄔紀靈,段孟臧統帥的驍騎軍,所率虎賁軍就地防禦,按兵不動。
鞠彥章對袁賜做法非常不滿意,得知袁章取代陸林軒,隱約產生背離之心。
作為將軍,鞠彥章對目前的局勢非常清楚,隴東處在朝廷與秦國南北夾擊中,麵對來自南北方的大軍,隴東的虎賁軍數量遠不及兩方。
朝廷內,袁賜懷疑作戰的將領,使得隴地處境越發惡略。
此時,隴地危在旦夕,啟程北伐,他率軍必然遭遇孔晟的軍隊追殺,趕往奉州北方,可能迎頭遭鄔紀靈,段孟臧率領的驍騎軍重創。
袁賜靠不住,若他掌握虎賁軍,危機時,尚可另謀生路。
廬陵城。
次日清晨,袁章準時抵達。
與公與私,袁章準備在廬陵城雪恥。
若在廬陵城重創秦軍,他一雪前恥,化解來自秦國的威脅,在父親心中的地位,也隨之而提升。
在袁章抵達廬陵城時,狄鍾康率領四萬秦軍兵臨城下,使廬陵城在頃刻間變得非常危險。
狄鍾泰率秦軍殺向南方,陸林軒抓住時機,兩日內,派虎賁軍與城內的百姓,夜以繼日修繕城牆。
奈何去年時,隴西鐵騎,楚軍,隴東虎賁軍,三方在廬陵城大戰,昔日繁華的城池破壞嚴重,城內盡是殘壁斷橫,大片城牆倒塌。
修繕城牆,非三五日能完成。
加之城內沒有足夠的錢糧,修繕城牆進展很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