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倒也確實有些大門派掌握有獨特而不為人知的篆文,可不同的篆書就代表著不同的符咒法訣,尤其是篆,一個篆便是一道成仙之法,這是關係到一個仙門生存展的根本,誰又肯把自己的獨得之秘與他人分享呢?就包括咱們西昆侖也是一樣——你們在這十年中被允許學習的篆書文字隻有三十六個,包括十二篆和二十四地書,這些都是在下諸仙門中已經流傳開來,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常用篆文。 Ww WCOM至於剩下那些,則是屬於咱們西昆侖的獨有之秘,隻有在打過了銅馬堂陣,或是進階法元,成為宗門真傳弟子以後才會被允許接觸到。”
“好氣……”
台下有人低聲道,6嘉善聽了以後卻並不生氣,反而微微一笑:
“氣?各位師弟師妹可別想岔了,我的是‘允許學習’,而不是‘學會’——就連我自己,名義上是可以學習西昆侖所有的篆書文字了。可到如今真正有時間,有精力去研習的篆,也隻有區區六個,而其中敢已經學會,掌握了的,恐怕才隻有兩三個而已……”
之後6大師兄便給大家詳細解釋了一番——上古神所用的三十六個篆,每一個篆文實際上都是地間某一項規則的具象體現。三十六個篆就是三十六道地法則,連同其配合地書所衍生出來的種種變化,對於修仙者來,隻要掌握了其中一道,便可施展出莫大威能,更可借此引取地靈氣而成仙。
可以每一個篆文,其實就是代表了一門絕技。西昆侖號稱掌握有十九個篆,但這是針對整個門派而言。就個人來,從來沒人能把這十九個篆都學全的。西昆侖曆史上曾經有一位元嬰祖師爺掌握有十三個篆的用法,號稱十三絕長老,在當時的修仙界已經是公認的戰力最強,實力下第一。但這是才,絕大多數修士一生中所學篆文多半不會過十個,其中的大部分還隻是泛泛了解,並不會費太多精力鑽研下去。而煉氣階段的往往才隻學兩到三個篆文,他們的精力和資源也隻夠學這兩三個。
新弟子入門時學的第一個篆文,便是與他們修煉五行法訣相對應的那個字。比如黃昶,如果他可以突破感應關的話,所學五行法訣以及相應道術,便都是基於篆中的那個“木”字。姬若是“水”字,而慕容英,吳大牛則分別是“金”“土”二字,如果賦足夠好,資源足夠充沛,也不追求對外戰力的話,他們單靠修煉這一個篆文便能突破到法元期。
之後才需要把剩餘“金”“木”“水”“火”“土”以及“陰”“陽”等總共七字補全,然後就可以考慮靠這七個篆文中所蘊含的地法則去衝擊金丹了。而這也是絕大多數宗門底蘊不夠的修士在達到了法元期以後的主要精力之所係——設法湊齊七大篆文法訣,以求開啟突破金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