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六 大校檢(三)(1 / 2)

這樣的比武往往要持續長達半個月到二十之久——因為每一場比試都有法元仙師親自坐鎮,除了作為監督,防止出現誤傷外,還會對雙方的功法,策略和戰術進行點評。

而這也正是那些外門弟子最為重視,收獲最大的時刻,所以很多人打得非常認真,有時候還會故意拖延,以求得到更多指點。

當然了,想要得到更多指教,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贏幾次,多打幾場,自然便容易得到關注了。若是一上場就直截了當來個脆敗,人家連你的問題都看不出來,那當然也給不了什麼指點。

第一乃是最低級別,四重修士們的比賽時間。這部分人並不太多,畢竟在昆侖十年學藝,期滿後至少是四重,之後再過個五年十年,哪怕凡間修煉條件不好,多多少少也該有些進步的,若還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那也太差了。

除去四十多名還停留在此階段的藍衣弟子外,在從山下回來的外門弟子中,四重的差不多也是這個數量,不過其中倒是有不少並非昆侖山本身培養出來,而是原本以散修身份,帶藝投入西昆侖的。這部分足足有三十幾人,對他們來,能夠晉入中期已經是很大進步了,倒算不上是“差生”。

不過這些人的境界雖然不高,實戰能力卻絕對不可覷——西昆侖可不是什麼輕易能夠加入的江湖幫派。主體成員向來都是宗門自家培養,很少接納外人。想要加入昆侖派,除了本身實力不能太弱,至少要達到中期境界以外,還得經曆過一係列非常複雜的任務和考驗才成。

此外還要對個人的品德,背景,以及性格脾氣等進行一係列的考察,而即使這些都通過了,最終還要為門派立下足夠重大的功勳,才能真正得到那枚標誌著西昆侖正式成員身份的玉製法器銘牌。

修仙界中想要加入昆侖派的修士很多,但最終能夠得償所願的,二十個人中都未必能有一個!黃昶曾聽宗門執事堂的前輩師兄談起過,咱們昆侖派最難的考核是什麼?既不是金橋驗心,也不是銅馬堂陣,更非大校檢,而是凡間散修申請加入昆侖派的入門考核,那個才是兼具了嚴謹以及困難特質在內的真正難題。

尤其是最後要為宗門立功這一條,基本上都是要拿命去拚的——黃昶的那位屍仆“姚師兄”,當初就是一名期望能通過自身努力加入昆侖派的散修,可惜中途失敗,一條命拚沒了……也就沒了。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昆侖的選拔條件從未降低過——你若不願為昆侖派賣命,那昆侖派肯定不會收你。如果不想拚命,那最終隻能得到一塊標注著“昆侖之友”的銅牌,以客卿身份通過完成西昆侖布置的任務,交換西昆侖給予的報酬,僅此而已。

——可想而知,能夠通過這麼變態的入門考驗,成功來到這昆侖山上參加大校檢的,就絕對不會是弱者。其中不少都是武道修士。能以武入道,並且突破修仙關障晉入到四重,其實際戰力絕對不在正常五重,六重修士之下,甚至更有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