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陳氏(一)(1 / 2)

“……上萬兩!光一筆生意?”

胖子陳實著實被嚇住了,想了半才道:

“那這事兒恐怕要和爺爺,爹爹他們商議過才行了。畢竟這生意是咱們兩家一起做的,萬一出了岔子,那也是兩家一起賠的。阿昶你能承受得起,但我們家恐怕頂不住啊。”

黃昶點點頭,陳實的也是實情。畢竟這門生意完全超出了他們以往的經驗,而生意人的第一考慮永遠是穩妥。

其實黃昶根本不在乎陳家鋪子原本這三瓜倆棗的,但他需要有人幫他打理這一塊。將來家族想要快速發展起來,必定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持,而經商永遠是來錢最快的方式。以他的手頭的資源,完全可以直接丟出一大筆錢,建立起一座全新的商閣。隻是投資容易,經營卻難。黃家內部並沒有這方麵的人才,相反陳氏家族倒是專業幹這個的。

所以如果能夠把陳家整體拉進來當然最好,實在不行,光靠自家表兄以及眼前這幾間鋪子的人手……難免單薄了點。

看來確實有必要去跟外公家裏好好談一談了……正好黃母原本就有計劃要回娘家一趟。作為在外多年,新近回家的外孫子,黃昶當然也需要去拜見一下兩位老人家。

…………

數日之後,黃昶,黃旭,黃昭三人便跟著母親,七姨娘,當然還有陳實陪同,一起前往距離褒南城六十裏外的陳家莊,去拜訪外祖父,外祖母等一行人。

盡管黃陳兩家最初時有些齟齬,但最近這十幾年來,隨著陳家努力修複關係,裂痕早已消弭。如今兩家親戚還是走動比較勤快的。彼此之間也能互幫互助,關係密切程度恐怕還要超過這個世上絕大多數姻親家族。

不過黃父和大哥黃陽,二姐黃昕都沒有來——當年黃父前來求娶陳家大姐時曾受了些窩囊氣。讀書人麼,氣性很大的,當時就發誓再也不踏足陳家莊一步。後來雖然兩家關係修複了,但黃父卻一直牢牢記著這句年輕時的氣話,就算偶爾親自送妻子回娘家也隻到莊外為止,哪怕要過夜都寧肯在外麵找個茅草棚臨時棲身,死活不肯踏入陳家莊半步。

不過後來其實還是破戒了——他跟黃昶老媽為了納妾鬧翻那一回,黃母回娘家後也是發了狠,非要那負心漢親自上門道歉,否則永遠別來!

於是那一回是自知理虧的黃父服了軟,老老實實牽著牛車上門接老婆。不過陳家作為生意人自然很有眼色的,絕對不會在這種時候得理不饒人——那時候黃父的官兒可也不了。所以後來不但是幫著把黃母勸回去了,還順帶著讓他又拉回去一個陳家女兒,算是對當年的無禮賠罪——嘴上當然不會明,大家心裏有數就行。

但也隻有那一回破了例,之後黃父還是拒絕上門,而黃母找不到合適理由也不好過於逼迫他,隻得由他去。

黃陽則作為老爹的長子,平時處處都是以父親為榜樣的,更兼他年齡較長,時候對於陳家的勢利冷漠印象深刻,一直牢牢記在心裏,所以在這方麵也隨著父親,對外祖父家向來很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