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另外,進入精神病院都會有登記的,這段時間進入過精神病院的人我都會一一進行排查,還有古滎的出逃過程,我就不信在精神病院那麼嚴密的管控之下,幫助古滎出逃會不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

“嗯,這幾個方麵你繼續深入調查,路麵監控的調閱和排查工作就交給丁益軍負責吧,還有齊文貴父子那邊,該上的技術手段不能停,這件案子越來越錯綜複雜了,但我也相信郭澤的推斷,無論怎麼發展,應該都跟齊家父子脫不了幹係。”

……

浦江郊縣鎮遠縣嚴陵鎮,這原本是一個毫無特色的普通鄉鎮,可是七八年前,在嚴陵鎮發現的品質極高的瓷土,這是燒製高檔瓷器的必需原材料,所以近幾年嚴陵鎮範圍內如雨後春筍般興建起了一座座的陶瓷工廠,整個嚴陵鎮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鎮上的居民也得到了許多就業的機會,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過得更好。

丁樹明兩口子也跟鎮上大多數人一樣,在鎮上的一家陶瓷工廠裏上班,兩口子的工資加起來一個月能有七八千塊錢,幾年下來,不僅擺脫了以前捉襟見肘的窮日子,而且還新蓋了一幢二層小樓房,日子可以說過得有滋有味。

唯一的女兒也很爭氣,考上了外省的一所重點大學,今年已經大三了,再有一年就可以畢業,夫妻倆還商量著準備讓女兒考研,反正家裏的條件還行,讓孩子多讀點書總是好的。

不過最近丁樹明心裏有點不痛快,本來他都已經快忘掉當年的那些事了,直到一個多月前,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找他了解當年的事情,那根紮在他心裏的刺又隱隱發作起來。

都說人窮誌短、馬瘦毛長,當年確實是太窮了,就靠自己在附近打一點短工養活一家人,生活的壓力有時真的會磨滅一個人的良知,讓所有的情感都變得麻木不仁甚至冷酷殘忍。

十年前,當得知親弟弟和弟媳婦在浦江遭遇意外身亡的時候,丁樹明的第一反應是趕過去料理他們的後事,把弟弟和弟媳婦的亡靈接回老家,但是老婆劉淑芬卻堅決不同意,罵他是頭豬,殯儀館費用誰出?喪葬費誰出?以後弟弟的孩子怎麼辦?亂七八糟的各種費用誰出?還有誤工費誰能給你?

權衡利弊之下,丁樹明聽從了老婆劉淑芬的決定,反正死人擺在那裏,總會有人會解決的,就算沒人解決,政府也會解決,所以最後他沒去,也不準他老父親去。

後來果然還是有人把弟弟兩夫妻的後事料理完了,然後就是弟弟那個孩子的撫養問題,當民政部門的人找過來的時候,老婆劉淑芬第一反應就是強烈反對,說自己家也過得很困難,根本沒有能力再多撫養一個別人的孩子。

後來民政部門的人提到了撫養那孩子可以得到一筆錢的時候,劉淑芬的態度立馬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僅同意撫養,還催著丁樹明趕緊去浦江辦手續,把孩子接回家。

對老婆劉淑芬的這些所作所為,丁樹明是打心眼裏反感和厭惡的,但是他敢怒不敢言,劉淑芬早就嫌棄他沒用掙不到錢,不能讓她過上好日子,如果自己惹怒了她,她一走了之,自己的這個家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