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坐車,隻能一路步行,一個七歲的孩子,提著一塑料袋米飯和兩把鹹菜,就這樣用稚嫩的雙腳丈量著腳下的路,從老家到浦江有六十多公裏,他走了十三天。
餓了就就著鹹菜吃兩口塑料袋裏的米飯,渴了就找個路邊有水的田地或溝渠喝上幾口,晚上困了就隨便找個屋簷或草垛睡上一夜。
到第三天的時候袋子裏的飯就餿掉了,但肚子餓沒有別的吃的,他隻能吃餿掉的米飯,第五天的時候連餿掉的米飯都吃完了,丁飛隻能沿路偷別人地裏的瓜果充饑,終於在鞋底被磨穿、雙腳血泡潰爛的時候走到了浦江。
丁飛並不知道他以前和父母住在什麼地方,但是他知道自己學校的名字,隻要找到了曾經的學校,他就能找到曾經的家,雖然那裏已經變成了一片狼藉的廢墟。
當終於找到那片埋葬他父母的廢墟的時候,丁飛哭了,哭得肝腸寸斷,他知道疼他、寵他的雙親已經永遠離他遠去了,從此再也沒有人會關心他、愛護他,他隻能靠自己生存下去,並且找到那個壞人,為父母報仇。
丁飛在廢墟的一個角落裏找到了一個容身之所,他用自己稚嫩的身體拉了一些廢墟裏的木棒、塑料布蓋在上麵,就算是一個家了,住在這裏他很安心,就好像還能夠感覺到父母暖暖的體溫一般,在每個怕黑的夜裏,他都會和自己的父母聊聊天,那樣他就能夠不再害怕,不再感覺到孤獨。
他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殺害他父母的凶手,他隻能每天在附近轉悠,他隻能希望那個凶手就是附近的人,有一天會被他碰到,沒有吃的,肚子餓得確實受不了了,他就去附近的麵包店偷麵包果腹。
終於有一天他偷麵包時被店主抓住了,然後被送到了社區辦,再然後又被送到了兒童福利院,在兒童福利院,小丁飛終於再一次感受到了父母離開之後再也沒能感受到的被人關心和嗬護的感覺。
當朱阿姨說出那句“孩子,告訴阿姨,從你老家到這裏這麼遠的路,你一個人是怎麼走過來的啊?好了孩子,別哭,你叫丁飛,以後阿姨就叫你小丁飛吧,有阿姨在,以後在阿姨這裏,阿姨會讓你吃得飽、穿得暖、還能讀書學習,也不會再讓你一個人走那麼遠的路……”的時候,小丁飛在朱阿姨的懷裏找到了母親的溫暖,也是他在這個世界上能感受到的唯一的溫暖。
在兒童福利院的那一年多時間,也是小丁飛在父母去世後享受到的最幸福的時間,雖然有時也有同院的小孩子會欺負他,但是自從他撕裂了一個比他大比他壯的一個男孩的嘴巴,並且被筆插進大腿而一聲不吭之後,所有的孩子便對他敬而遠之了。
由此,在年少的丁飛心裏便種下了一條真理:要想不被別人欺負,就必須得狠!對別人狠!對自己狠!
小丁飛一直不願意被領養,他想呆在福利院,他想陪著朱阿姨,就像對母親的陪伴,但是這個想法終於在一天被改變……
那一天丁飛正在福利院的教室裏上課,朱阿姨帶來了一個領養人,當丁飛看到那個人的那一刹那,心髒突然像被一隻大手狠狠地攥住了,心髒的血液全部飆升到了頭部,讓他兩眼通紅,額頭上青筋畢現,連呼吸都停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