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2)

痕跡鑒定科連夜趕了過來,到達現場的時候天已經放亮了,李踐他們一行已經連續征戰了一天一夜,緊接著仍然要繼續投入緊張的工作,痕跡鑒定科的同事在距離被丟棄的盒子不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小片倒伏的黑麥草,而且這一小片地方還有被反複踩踏的痕跡,證明這兒曾經有人待過較長時間。

毫無疑問,這肯定是凶手在此地等待金永義把畫拋下來的那段時間在這兒反複踩踏所留下的痕跡,既然這兒被反複踩踏過,證明他在這兒待了較長的時間,待的時間越長,留下證據的幾率就越大。

通過仔細的搜尋,偵查員終於在不遠的地方發現了一枚煙頭,從煙頭的新鮮程度來看,很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而且順著黑麥草被踩踏的方向,偵查員追蹤到了與李踐他們來的相反方向的一條鄉村土路,在田地與路之間有一道濕潤的溝渠,在溝渠的泥地上,偵查員提取到了三枚清晰的足跡。

這條鄉村土路距離最近的可以通車的鄉村公路也有一公裏多,那條鄉村公路也是土路,路況很不好,一般底盤低的小汽車很難通行,而且公路的寬度隻能讓一輛汽車通行,如果凶手是開車,停在路上這麼長時間肯定會引起過往行人的注意,所以李踐判斷凶手應該是使用的摩托車、電動車之類小巧的交通工具。

李踐馬上通知了當地的公安部門,讓他們順著這條鄉村公路的走向查找路麵監控,著重注意甄別昨晚金永義扔下那幅畫之後的時間段裏,出現在附近路口的騎摩托車或電動車的可疑人員。

通過對那一對半足跡的分析鑒定,足跡的主人為成年男性,身高大致在180cm左右,體重80kg左右,而且走路稍微有點外八字,這一鑒定結果馬上讓李踐想到了上次那個在超市投毒的可疑男子,當時李曉峰的嫌疑是最大的,那麼這次取走那幅畫的人也極有可能就是李曉峰。

李曉峰自從上次逃脫偵查員的視線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當時判斷他很有可能乘坐客運班車逃離了浦江,原來他是逃到了這裏等著收回那幅畫。

李踐安排監控其餘幾名嫌疑對象的偵查員也傳回了消息,無論是董文、沈小聰還是李勤這兩天都沒有離開過浦江,他們每天的行動軌跡也很正常,並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地方,如此來看,李曉峰的嫌疑是最大的。

技術人員在金永義的那輛車裏找到了一枚微型定位裝置,那東西被裝在一個自封袋裏,然後被人用膠帶貼在了車屁股下方內側的位置,平時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那個部位,即便是洗車也不會影響到。但是偵查員調閱了快鹿集團停車場和金永義家裏車庫的監控,並沒有發現有可疑的人接近過那輛車,那輛車是金永義專用的,而且金永義喜歡自己開車,並沒有專職的司機。

那麼很有可能那個東西並不是在快鹿的停車場或金永義家裏被貼上去的,很有可能是他開車外出的時候被人跟蹤,然後在他停車離開之後被人貼了上去,這樣查找那個動手腳的人就具有了相當大的難度。

在現場發現的那枚煙頭上成功地提取到了DNA,經過比對,與李曉峰當初因為盜竊快鹿集團財物被捕時采集到的DNA信息高度吻合,現在基本可以確定,在高速公路橋下逗留並取走那幅《江南春圖》的人,就是李曉峰。

雖然整件案子還存在著一些疑點,但是所有的證據都直接指向了李曉峰,所以現在抓到李曉峰才是破案的關鍵,可是這個李曉峰躲到哪裏去了呢?

很快,地方公安部門傳來了好消息,他們在對路麵監控進行甄別的時候鎖定了一個可疑對象,那個男子騎著一部無牌兩輪摩托車,當天晚上從一個安裝了監控的路口經過,但是卻沒有出現在下一個路口的監控視頻中,而兩處監控中間的那段路,正好就有一條岔路是通往中心現場的,在兩個多小時之後,那個可疑對象又騎著摩托車原路返回經過了那個路口,而且經過對路麵監控的追蹤,當地公安機關已經鎖定了那個可疑對象出現和消失的區域,判斷他應該就在那一帶居住。

在看到當地公安機關發過來的那幾段監控視頻的時候,雖然監控視頻中那名可疑男子仍然戴著頭盔,但李踐還是馬上判斷出那個人的體貌特征與超市投毒男子非常相似,也就是說,這個可疑男子很有可能就是李曉峰!李踐馬上讓當地公安機關對那片區域實施監控,自己也立即帶隊趕過去。

那是在一所中學附近,由於很多學生都是外地過來的,來陪讀的家長租下了附近許多居民的房間,也有一些居民將自家的房屋改建成為小旅館或酒店式公寓房,方便那些陪讀的家長和學生,所以說這片區域的外來人員數量還是相當多的,排查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

到達現場之後,李踐首先安排偵查員守住幾個交通要道的出入口,然後讓偵查員和當地民警分散開來,兩人一組持李曉峰的照片和身份信息對區域內出租房、小旅館和酒店式公寓房進行逐一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