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正題與安排(1 / 2)

當然還有少數大臣的府上並沒有進行上述那種的商討和謀劃,就比如徐光啟的家中,此時早已經是夜深人靜,用一個被用爛了的形容手法來描述就是:此時在徐光啟的府上,安靜到了就是一根針掉在地上,聲音也是清晰耳聞的程度——當然這隻是一個誇張的法,也並不會有什麼人會閑得沒事會找一根針丟到地上試驗一番,因為黑之後不久,全家上下所有的人都已經早早地睡下了。Ww W COM

畢竟徐光啟認為來宗道並不是真的要辭官,隻是想要通過這個方式來勸諫皇上——當然這個觀點並不正確,但退一步講,就算徐光啟認為來宗道是真心實意地想要辭官,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想要借此機會更進一步的想法。畢竟自己黃土埋了半個身子,早就已經過了爭權奪利的歲數,就算是入了閣,最多也就是在推廣泰西科學的時候方便了一些。但當今聖上本身就對西洋諸學十分感興趣,已經安排自己嚐試推廣番薯等新興的作物,自己奉命忙著這些“正事”,日子已經過得十分充實,所以徐光啟對於謀劃入閣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強烈的精力和**。

既然沒有什麼事情需要商議,再加上徐光啟本人也是一把年紀,用過晚飯之後不久就感到困乏,加上明日早朝還需要早起,於是便早早地上床安歇了。府上的老爺都早早地睡了,下麵的管家、仆役之流自然也都跟著睡下了,畢竟夜裏點燈的燈油也不便宜不是?

隻是像徐光啟這中無欲無求的官員畢竟還是少數,除了他還有來宗道等現任閣老之外,估計也就隻剩下了少數無欲無求,晉升無望的官員們了。剩下的幾乎每個大明的官員都嗅到了政治上的血腥氣味,並且想要從中渾水摸魚,讓自己的官位坐得再高一些。

……

所以,當蕭木來到大殿之上,準備開始早朝的時候,才會現殿下的臣子們大多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隻不過生遲鈍的蕭木並沒有從中現問題的本質,他也並不知道殿下的臣子們一個個都在暗地裏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有準備推波助瀾,“幫助”來宗道辭官,自己或者自己的盟友好能夠取而代之的;也有想要“保護”住來宗道的輔之位,從而跟輔大人結下善緣的;當然最多的還是打算先冷眼觀望一番,等待之際恰當再果斷出擊,直接一錘定音的。總之,今的早朝之上,搞不好就又會掀起一陣血雨腥風。

隻是俗話傻人有傻福,這話套用在今的蕭木身上倒也十分合適。在下麵的臣子們行過大禮,山呼萬歲之後,蕭木並沒有玩“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這樣的常見套路,而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地開口起了正事——畢竟今早朝的主題和目的也就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消除來宗道的辭官在沒有做足三揖三讓的戲份的情況下就被自己火成功挽留之後,可能給他本人帶來的非議。

既然這樣,那蕭木當然也就不想在沒有用的事情上白白浪費時間,經過了前兩次的上朝,蕭木也基本了解到了這種早朝的形式,除了給臣子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吵架嘴炮的平台之外,基本上也解決不了什麼國家大事。

“咳咳,朕前日與眾卿共同觀摩內書堂講學……”蕭木輕咳了一聲之後,便起了正題。

下麵的臣子們一聽皇上起了前日在內書堂的話,心道果然就是要來宗道提出辭官的事情啊,接下來肯定就是重頭戲了,所以眾大臣們不管剛才有多麼的無精打采,現在也全都提起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神聽著皇上接下來要講的話。

蕭木見自己隻是隨便開口了一句沒普通的開場白,就能夠讓下麵所有官員全神貫注地側耳傾聽,但卻仍然沒有意識到眼下湧動的暗流,還以為大臣們隻是攝於子的權威,這才表現出如此認真聆聽的樣子,這讓蕭木不得不聯想到如果後世的中學課堂上能有這樣的秩序和紀律,不知有多少老師會感動得直接哭出來。

心中感慨封建社會皇權竟有如此力量的同時,蕭木也整理著思路,繼續道:

“前日內書堂開課之時,朕以為內書堂教員均乃罪惡深重之輩,沒有資格帶領學生們跪拜至聖先師,於是便強行叫停了此事。”

蕭木的話讓下麵的大臣感覺有一點怪怪的,明明皇上看起來是想要直奔主題的,但怎麼著著又交代起事情的來龍去脈了呢?來宗道辭官前後的事情我們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都在場,大家全都看得十分清楚,按理已經沒有再重新描述一邊的必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