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之前讓人去大街上兜售會試考題的做法雖然十分滑稽,但是至少用意還是對的。”林檎評價道。
但蕭木當時讓宮裏的太監去街上賣考題、壟斷京城的教輔市場的原本初衷並不是為了什麼賺錢,而是因為聽到了林檎的“他還不如那些江湖騙子”的話,為了爭一口氣才去做的。當然這已經不重要了,畢竟他最後也確實並沒有賺到什麼錢。
所以林檎這句猝不及防的“誇獎”讓蕭木也是有些不知該怎麼回答,隻好又接著剛才的話題道,“所以,我要跟來宗道他們內閣還有畢自嚴這個戶部尚書一起研究一下,到底怎麼才能增加國庫的收入,都理財需要開源節流,但光靠節流肯定是不夠的,雖現在大明的情況不好,處處需要節省,但錢畢竟不是光靠省就能得來的。”
林檎也讚同道,“確實可以跟他們好好商議一下,因為來宗道他們是不可能知道未來幾年的氣候、年景的,或許他們當中覺得今年的年景不好隻是特例,等明年風調雨順了之後,現在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的大有人在,你有必要讓他們拋下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做好每年的情況都越來越惡化的準備。”
蕭木則是覺得這並不簡單,“隻是這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們那些朝中的大臣又不是你我一樣的穿越者,我又不能我又未卜先知的能力,就算提著他們的耳朵告訴他們,他們表麵上是答應了,但心裏實際上怎麼樣的,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
“世上哪有那麼多簡單的事呢?”林檎反問道,“若是真的那麼簡單,再加上原本曆史上的崇禎皇帝還那麼刻苦,大明怎麼可能會最終滅亡呢?”
“是啊,想想你的‘治於亂’,我覺得我終於理解了‘政治’這個詞的含義。”蕭木也是感慨著道——實際上自從穿越到大明以後,蕭木經常會對以前自己就知道,平日裏司空見慣的詞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之前見到畢自嚴的時候,讓他理解深刻的事“巧婦難為無米炊”,而這次,蕭木則是覺得自己終於明白了“政治”的含義,“政治裏麵也同樣有著‘治’這個字,就是通過施政,通過一係列的手段,讓下大治,而不是下大亂的活動,其實到底,還是一個‘治於亂’的問題。”
“得不錯。”林檎也讚同道,“這就是每個政治家的奮鬥目標,如果不能是下大治,那麼便配不上後世社會的一個‘政治家’的稱號。”
“現在想想,如果能夠通過自己的政令,對下的人產生影響,讓每個人都做正確的事情的同時,令下大治,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蕭木繼續分析道,“而沒有傑出的政治家來影響社會、調配資源,就算每個人都在做正確的事情,但整個國家最後卻不一定能收獲好的結果,就像曆史上這個時期的大明王朝。”
“這便就是讓‘治於亂’和‘錯與對’兩件事情融為了一體,在‘對’的同時又能達到‘治’的效果,自然是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也是你這個大明皇帝奮鬥的目標了。”林檎最後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