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蕭木和林檎都十分默契地沒有提田妃的事情,在從林檎這裏學到了用自己“發明”的紙牌和麻將牌賺錢之後,蕭木便“適可而止”地離開了林檎的寢宮,回去找王承恩讓他安排人去製造紙牌和麻將牌去了,而且特意囑咐要造的越精美越好,為此甚至可以放開成本的限製——畢竟都賣到了“一本萬利”的高價,讓成本上升一些,能夠達到“一本五千利”的程度,蕭木也是十分滿足的。
王承恩當然不折不扣地執行蕭木的這個命令,不過紙牌和麻將很顯然也不是一就能造好的,盡管對自己的設計、錢謙益的畫像,還有林檎的營銷方式感到十分自信和樂觀,但蕭木把這件事情吩咐了下去之後,一時半刻也沒有辦法立刻見到效果。
於是蕭木又繼續思考起賺錢的辦法了——同樣還是那種“歪門邪道”的方法,因為正道就隻有一條,那就是價稅,而這條“正道”,蕭木在不到萬不得己,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是不可能去走的。
很顯然賣紙牌或者麻將牌屬於蕭木和林檎這種穿越者才能想到的特有方法,而在大明這個時空本身,自然也有那麼一些“本土”的歪門邪道,甚至連蕭木都想到了一個——那就是賣官。
但蕭木馬上就又是搖了搖頭,很明顯賣官鬻爵跟加稅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甚至比加稅還要更加惡劣一些,畢竟蕭木心裏十分清楚,那些買了官的人既然肯花銀子買這個官,那在上任之後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地把他之前付出的成本給撈回來,這種類似的情節蕭木在穿越以前的電視劇裏麵簡直是司空見慣。
不過事情都是兩麵的,蕭木轉過頭來一想,賣官鬻爵也不完全是糟糕的選擇,既然現在官職還能賣得出去,那就明世人對大明還有信心,相信大明朝廷能夠繼續延續下去——試想,如果你明知道一個朝代將要滅亡了,那這個朝代的官職,你還會花錢去買嗎?
所以,賣官鬻爵絕不隻是一個單純的無道昏君的斂財之舉,這其中還有著很值得玩味的地方——賣的早了會對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激化了社會的矛盾,對朝廷統治不利;而賣得晚了,整個朝代都要覆滅了,就算是王公貴族之類的高等爵位大搞批發促銷,恐怕也不會有人花錢去買,從而就錯失了王朝無可救藥之前的最後一筆發財的機會。
蕭木來回思考了一番,發現賣官鬻爵是一件很需要技巧的事情,早賣晚賣都不合適,最好是要在那種朝廷馬上就要傾覆,但下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去賣,而這種合適的時機往往持續不了多久,或者也可以是稍縱即逝。
不過蕭木卻發現自己現在沒有必要為能否抓住這寶貴的時機而感到擔心,因為對於眼下的大明來,賣官鬻爵無疑還是太早,按照原本得了曆史進程,大明至少還有十多年的光景,甚至當下還有那麼一絲“聖上睿智”、“政治清明”的虛繁假象,大明的這塊招牌無疑還是很值錢的,沒有必要這麼早地就自汙招牌,去賺那最後的、一錘子買賣的一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