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抓鬮(1 / 2)

“看意……”林檎重複著蕭木的話,一臉吃驚地問道,“你該不會是想要用抓鬮這樣的方法來決定狀元吧?”

“為什麼不呢?”蕭木則是毫不猶豫地點頭答道,“既然現在沒有其他的方法,又不能讓那些大臣們來參與評價,除了抓鬮,擲硬幣,哦不,應該是擲銅錢之類的方法,還能怎麼辦呢?”

林檎反而被蕭木問得無話可,呆呆地愣了半晌之後,才艱難地承認了蕭木的辦法,點頭答道,“似乎眼下也隻有這個辦法了……”

“那麼,你是打算抓鬮,還是扔銅錢,還是用什麼別的方法?”林檎繼續問道——其實這些這些方法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全都是找一個有兩種直觀可見的不同結果,其概率同樣均為二分之一的隨機事件,然後用這隨機事件的結果來決定哪名考生成為大明崇禎元年戊辰科殿試的狀元。

林檎之所以問了這樣一個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的問題,其實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大明科舉考試的狀元到底是要以一種怎樣荒誕的方式產生,因為抓鬮、扔銅錢之類的方法除了在概率的角度上有著相同的原理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都十分的荒誕。

“嗯。”盡管這些方法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不過蕭木還是沉思了一陣,才考慮十分“周祥”地道,“扔銅錢的話首先需要有一枚銅錢,你我的身上好像應該都沒有這種東西。”

蕭木運用了排除法,把扔銅錢的辦法給排除掉了,“要是特意讓王承恩或者釧兒他們送來一個銅錢,又感覺不太合適,我們這種讓‘意’來決定誰是狀元的方法還是不要讓第三個人知道為好。”

在這種無關緊要的問題上,蕭木分析的條理反而十分清晰,他接著道,“而且萬一扔出去的銅錢落到地上的時候正好是立著的,那就讓我們更加為難了,而抓鬮就不存在這種概率事件。而且扔銅錢要是掌握不好力道的話,不定掉在地上就找不到了,那樣的話我肯定也會十分難受。”

“總而言之,那就抓鬮好了。”林檎覺得蕭木分析得已經夠多了,為了避免蕭木又提出兩條扔銅錢的弊病,她趕緊幫蕭木做出了最後的決定,阻止了蕭木繼續在這種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浪費時間的可能。

“不錯,那就用抓鬮的辦法吧。”蕭木也是點點頭,讚同了林檎的結論,“拿兩張紙寫上他們兩個人的名字,然後團成紙團,隨便選一個,選到哪個就點誰為狀元。”

“還是不要直接寫他們的名字了。”林檎剛剛阻止了蕭木在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浪費時間,但轉眼她自己也想到了一個差不多的問題——於是她現在便覺得,其實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其實還是挺重要的,林檎繼續道,“這大明的皇宮就像一個篩子一樣,寫上了他們的名字的紙團要是不心被哪個宮女、太監給拿到了,然後又流傳出去,終歸不是什麼好事,我看不如用兩個符號代替,比方用方形代表劉若宰,用圓形代表何瑞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