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掉隊(1 / 2)

“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臧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之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李孝走在稍前一些開口說起文言文來,搖頭晃腦的,活像古代私塾的一位老先生:“此言均出自《史記》,亦真亦假亦難辨矣。”

李孝說的意思大致是地宮建築猶如秦鹹陽宮殿,內有百官位次及奇珍異寶。宮室頂上有象征日月星辰的紋飾,地麵又象征百川江河的水銀,宮內用人魚膏(據說是東海中一種形似人的四腳魚)為燭,永不熄滅。但這些都出自史書記載,究竟是真是假沒人知曉。隻能等待我們進去解開這個謎底。

“我知道秦始皇陵的地宮在此之前從未被國家打開過,可盜墓者比比皆是,不知道在我們進來之前是否已被別人盜過。”張文峰的腦袋靠在我左肩上,盡管說話聲音不大,我還是聽得一清二楚。

我根據自己所了解的,對張文峰說道:“這裏麵機關重重,想來還沒人到達地宮內部。據我所知,古代時就有盜墓賊窺探於此,最出名的就是項羽,傳說楚霸王項羽曾率領五千楚軍盜過秦陵,但被暗器所傷,沒有成功,除了他活著走了出去,其餘大軍全稱了他的肉盾,說不定這路上突然出現的人骨殘骸就是那楚軍留下來的呢。後來嘛,現代科技進步了,盜墓方法也漸漸有了改變,不過我在四川考古隊工作時,聽別的同事談起過秦始皇陵,因為這裏機關重重,讓現代盜墓賊也防不勝防,不是死在了這裏就是走半路被嚇了回去。當然,不知道那群跟蹤我們的人是否已經比我們先一步進入了地宮......”

李孝很認同我說的話,竟對我豎了個大拇指:“白天兄弟所言極是。正是由於項羽一說,所以才有了‘黃金為鳧雁’之言。”

“這個我倒是從沒聽說過。”我搖頭道。

李孝“哈哈”笑了幾聲後,又開始給我們科普:“此言摘自《三輔故事》,卻源自司馬遷、班固之口,說是項羽率大軍進攻秦陵時,裏麵有黃金製成的大鳥飛出,大鳥栩栩如生,能在空中自由翱翔,這等奇事被後人口口相傳。”

別說當時的古人了,就是換做身處21世紀的我,也覺得這黃金鳥實在奇異,不過究竟有沒有這等東西,還得自己見了才清楚,要是真的有,也不枉費我辛辛苦苦走這一遭,至少能讓自己開開眼界,順便拍張照出去發個票圈讓大夥也瞧瞧。

再行進一段下坡路,除了譚婧婧還跟在我身旁,其餘走在前麵的那堆人已經和我漸漸拉開了距離,我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麼話,在我的視線中早就沒了走在最前方的一身黑。背著張文峰有段時間了,我大氣喘得厲害,領路的那貨也不知道等等我,想著心裏有些不滿,我便發出一句怨言:“婧婧,你叫秦亦遠慢點走,我跟不上。”

譚婧婧用手擦了擦我頭上冒出的汗,便往前跑了一點,衝前麵大喊:“秦亦遠!秦亦遠!”

大概是以為我們後麵出了什麼事,所有人都停下了腳步,紛紛往回走......秦亦遠走得最快,幾下就來到我們麵前,問譚婧婧:“怎麼了?”

譚婧婧擺擺雙手:“也沒什麼,白天叫你慢點走,他追不上。”

果然啊,一身黑的麵目已經黑化了,滿臉都是“無聊”二字,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當他再次走到去前麵時,我感覺他帶著大家走得更快了,前方的人影一個個變小變沒,大壯時不時在遙遠的某處傳來一句喊話:“小白!你他娘的是不是男人,快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