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百蔬宴
對待王堅,不管怎麼景仰他,離他既不能太近也不能過遠,心照不宣就好。WwWCOM
而孟珙,既是這個院子的主人,也是這幾個人的上司,還是孟之經的父親,那公輸念槐就要往孟之經一邊靠,當兒子。
“本地的黃花蒿入不得藥?”孟珙又追問了一句,似有不甘。
“回將主,侄的族人是這麼的。”
“家主,是不是跟和劑局,”方瓊探詢地問道。
“江叔怎麼看?”孟珙征詢江海的意見,實際上把球踢給了江海,誰讓他輩份最高呢。
“史通判不日就巡視到棗陽了,屯田是大的事情。”江海輕輕敲打著磨盤,若有所思,目光卻瞧向方瓊。
方瓊微微點了點頭,“明就有去往四川的商隊,隻是念槐公子提到的雲貴所指何處啊。”
公輸念槐撓撓頭,這南宋地盤了,一不心稍一抬抬腿就出國了,若在後世哪有這麼多麻煩。
“噢,方叔,雲,是指大理吧,這貴嘛,是黔,侄久居海外,對我大宋了解不多,有些地名也不知如何稱呼,嘿嘿,”
了解不多還知道雲南是大理,騙鬼呢。在這一點上公輸念槐真不想留情麵,皇帝也不行。
這算什麼事啊,去看看洱海遊遊滇池還得出國。黃河都成了外國的河流了,老祖宗可是從黃河起步的啊。
你南宋連華夏起源之地都弄丟了,還敢稱華夏?這臉皮都厚的沒邊了。
孟珙不經意地瞟了公輸念槐一眼,眼神頗堪玩味。
“噢,噢,知道了。那就這樣吧。”方瓊見孟珙與江海再沒表示,就起身快步走向後院,公輸念槐也不知道後院裏有什麼,怎麼有點事都往後院裏跑。
“念槐,你與族人怎麼會到了海外,怎麼又想到回到大宋呢?”王堅問的漫不經心,似乎就是順著公輸念槐所久居海外引出來的,又表達了關切之意。
“噢,”公輸念槐一琢磨,得嚇唬嚇唬他們。
“侄與族人一直遊走在大6與大洋之中。先祖曾經告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技藝之道無有窮盡,若不與外界接觸,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死循環之中。我公輸家,隻所以立世,正是這技藝一道,斷不能失了上進之道。”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妙哉。先祖真達人也。”孟珙鼓掌讚歎。
“如此看來公輸一脈曆千年而不衰,非是僥幸。”江海撫須感慨,兩眼眯縫著瞧向遠處。
“過獎,過獎。不過,海外也不太平,侄受家族委托,回中原探聽這邊的情況,若中原安穩,家族就會遷回中原,畢竟家族的根在這片土地上。唉!”
“噢?怎麼講,海外之地是哪裏,怎麼也不太平了?”王堅率先問了出來。
公輸念槐不失時機地又歎了一口氣,“還不是因為蒙古人。”
“蒙古人?”
這次三人都不淡定了,公輸念槐看的很清楚,王堅所問就是他所想,也是替孟江兩人問的。
此時方瓊回來了,後邊跟著孟之經,孟之經後邊還跟著幾人,每人手裏都捧著一個托盤。
“念槐餓了吧,來,把菜都放下。”方瓊把一籃子水果放在公輸念槐麵前,“念槐公子久在海外,這橘子很少吃到吧。”
方瓊還真沒有瞎。因為桔子的原產地就是中國。明朝中期才傳到歐洲,直至現在,德國人荷蘭人還稱桔子為中國蘋果呢。
當然對於公輸念槐這個後世人來,桔子算什麼,想吃就吃,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口味絕對比南宋時的要佳。
菜品很多,也夠份量,不片刻,一座大磨盤便差不多擺滿了。
公輸念槐一看,傻眼了!
這就是宋人的待客之道?
尼瑪的太損了!
綠油油的一磨盤,肉絲兒都沒有一條,也不知道沒肉大師傅們是怎麼烹飪出來的。
還沒酒,這也罷了,來碗飲料唄,什麼,沒有?
公輸念槐直接想摔筷子走人,太打擊人了,咱們不待這麼玩的,我一之內穿越八百年我容易嗎我。
棗陽河多,弄碗鯽魚湯也成啊!
“念槐公子,將主知道你從海外歸來,特備下這桌百蔬宴,取浮萍歸根之意。來,喜歡你就多吃點。”方瓊拿起一雙筷子,給公輸念槐麵前的盤子裏布滿了蔬菜。
孟之經也沒閑著,每人一個陶瓷大海碗,米飯盛著高高的,放在每人麵前,然後轉身就回了後院。
公輸念槐看看眼前冒尖的蔬菜,還有跟人腦袋差不多大的一碗米飯,心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