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百蔬宴(2 / 2)

再瞅瞅孟珙,看看江海,正抱著碗夾著蔬菜吃呢,也不客套客套,連讓讓都省掉了。

不是宋朝生活很精致嗎,怎麼到了自己這裏變粗糙了。

自己是餓,但也不能這麼作賤自己吧。先嚐嚐,若不合口味,就表示表示,晚上找個地方泡方便麵去。雙肩包裏還有三包八百年前的方便麵呢。

咯吱咯吱咯吱吱咯咯吱,這聲音,幸而院子裏掌著風燈,否則別人還以為進了老鼠窩呢。

這菜,一嚐就知道是軍營大師傅們的手藝,熟是熟了,但這五味分配不均,嚼在嘴裏,跟聽五音全不全的人高唱青藏高原一個感受。

公輸念槐像個媳婦扭扭捏捏細嚼慢咽呢,含在嘴裏,嗓子眼拒絕過它那道關,太不尊重食道了。

再一看,其他四人正看他呢,公輸念槐眼淚下來了。

“將主,這百蔬宴,呃---,味道好極了,侄想起先輩們含辛茹苦,篳路藍縷,感情就控製不住了。呃---,侄,呃---,吃不下了。謝謝將主賜飯。”

“撤下去吧,叫清遠也過來,上茶。”孟珙也沒表示,直接讓人撤席了。

公輸念槐長籲了一口氣,雖然飯後不宜立即喝茶,但也沒那麼多講究了,先去去嘴裏的青草味。

“適才,念槐蒙古人搞得海外也不太平,這海外是指哪裏,蒙古人有多大兵力征伐四方,不怕搞得怒人怨嗎?”江海還沒忘飯前的話題。

“來的路上聽清遠兄言及去年蒙古人滅掉了夏國,從夏國往西,就是唐時的安西都護府,過了蔥嶺就是中亞一帶,差不多已經變成了蒙古的領土。而山以北,直至極北之地,蒙古人的鐵蹄正從這些地方轉而向西,離大秦國不遠了。”

大趨勢公輸念槐知道,但要掰著手指頭一年一年的掰下去,他沒那本事,就連地名也是古今摻雜著,盡量讓在座的這些古人聽明白。

實際上宋人真不見得對河西走廊以西的地方還有多少印象。自唐朝安史之亂起,河西走廊以西的地方基本上與中原王朝沒什麼關係了。到南宋這個時候已經接近五百年了,孫悟空在五行山下的刑期都快滿了。

南宋之所以海洋貿易達,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6上的絲綢之路沒南宋什麼事了。南宋為了維持龐大的軍政係統的開支,不得不走招商引資之路,廣開海上貿易之路。

南宋本土海商在海上絲綢之路上並不強大,強大的是阿拉伯商人。阿拉伯商人幾乎獨霸了整個海上商路,南宋本土商人也就到今的馬六甲海峽一帶,搞的是沿海貿易,再往西的商路,幾乎就是阿拉伯人的下,阿拉伯人才是遠洋貿易的主宰。

四個人聽了公輸念槐的話,隻是呆不話。方瓊把裝桔子的籃子提過來,給每人分桔子。

公輸念槐把話撩出來後,就不管了,拿過一個桔子慢慢地剝,剝好了遞到江海手裏,再剝一個遞給孟珙,再剝一個遞給王堅,現王堅已經吃了兩個了,方瓊朝公輸念槐擺擺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噢,嘴都塞滿了,不至於吧。

孟之經回來了,坐在王堅下,也拿過桔子剝著吃。見他老爹與江海食之不知味地往嘴裏送桔子瓣,也不敢開口相詢,那就吃唄。

公輸念槐一看,你們呆我就不陪著了,反正我是吃草的,大事都是吃肉的人幹的。悄悄站起來,轉到孟之經身邊坐下,也拿起一個桔子,聲問孟之經。

“孟兄,這桔子多嗎?”

孟之經先瞧瞧他老爹,也壓低聲音道,“老弟,喜歡吃,明為兄給你送幾筐,千萬莫要推辭。”

公輸念槐嘿嘿一樂,心道,就這桔子放到後世擺攤賣的話,非把稱給你撅了,還敢誇好吃?

“孟兄,弟有了一個想法,正可用到桔子。”

“噢?老弟的想法必非同可,不妨先給為兄聽聽,桔子嘛,我大宋還是有的。”

雖然公輸念槐的青蒿素還沒整出來,孟之經也不是有眼無珠之輩,隻看那架式,非為騙吃騙喝的無稽之談。

現在公輸念槐又提出有新的想法,焉能不動心。

“兩個子嘀咕什麼呢,有話桌麵上談,念槐,你的主意吧,來,給江爺爺。”

“噢,”公輸念槐把最後一瓣桔子塞嘴裏,猛嚼兩口,伸脖咽下去,這才應道,

“子與將軍們一坐,也受了感染,想起一事,見各位將軍正有所思,不敢打擾,故向清遠兄相詢,不想江爺爺明見萬裏,”

“得,得,停,停,你子,油嘴滑舌,你江爺爺我就是一螢火蟲,明見不了萬裏,你想知道什麼,直接出來,這院子裏的人沒那麼多彎彎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