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被譽為五嶽之尊,位於現今山東泰安市。 WwWCOM自古以來,無數帝王在泰山朝拜、祭。秦朝名相李斯在《諫逐客令》中有雲:“泰山不讓寸土,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打動了秦皇嬴政,使得無數有識之士為其效力,助其完成統一大業,成就九五至尊,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
再過五,就是泰山的太上元老玉虛子的百歲壽辰。玉虛子前輩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年輕的時候更是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急公好義,朋友遍及下。自然而然地,他的百歲壽辰也是武林中的一件大事了。並且壽辰當日,也是泰山派掌門人的千金出閣之日,可謂雙喜臨門。因此這幾日,泰山腳下尤其熱鬧。
安福客棧便位於泰山腳下,是登山泰山前的最後一座補給之處。
大喜之日即將來臨,眼下客棧內自然熱鬧非凡。一個個來自五湖四海的江湖豪傑,客爆棚滿,在此推杯換盞,高談闊論。麵對著如此紅火的場景,客棧老板王老漢自是財源滾滾,喜上眉梢,也絲毫不用擔心“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顧慮。因為今時不同往日,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生碰撞與衝突,除非那個人嫌命長。
雖如此,王老漢仍然時不時地打量著坐在門口的那個青年壯士。
或許上了年紀的緣故,記憶力大不如前,王老漢總覺得這個青年似曾相識,卻總是想不起來這人到底是誰。
他一個獨占一張桌子,一把通體黝黑、不見半點光澤的後背刀正放在桌子上。厚背刀不知什麼材質,甚為罕見。即使隔著老遠,也讓王老漢隱隱覺得不太舒服,細細一想,可能那把刀上,曾經飲了無數的鮮血,因此才能讓人覺得那刀身應該是毫無溫度的冰寒。
青年風塵仆仆的麵龐剛毅,棱角分明,談不上英俊,但是看著很有滄桑的味道,似乎經曆了不少磨難。那雙毫無感情的眼睛,正專注地看著杯中的茶水,似乎周圍的熱鬧喧嘩完全不能讓他側目。似乎感應到了王老漢的偷窺,那雙眼睛電射而來,剛一接觸,王老漢不由自主就趕緊低下了頭——那雙眼睛太可怕了!
他的眼睛似乎略帶鮮紅,宛如厲鬼,雖王老漢並未見過厲鬼。那無情冰冷又幹涸的眼神,看上去極不舒服,不知道這雙眼睛,有多久沒有被喜怒哀樂的淚水溫潤過了。如果沒有猜錯,或許殺人對青年來,絕對不會有任何心理上的負擔。
正思索著,王老漢感應到了那人起身而立,並向自己走來。
這並不奇怪,泰山腳下,稚子黃須皆有一定的修為,有高有低罷了。王老漢也是自幼習武,身體硬朗感官敏銳不在話下。
也不知怎地,王老漢居然不敢與其對視,隻能撥拉著算盤用以掩飾心中的莫名恐懼。直至“啪”地一聲,那人將銀兩放到了賬桌上,不帶任何感情地道:“看來老爹早已忘了張殘了!”
張殘?
王老漢像是醍醐灌頂般幡然醒悟,抬頭望去時,自稱張殘的人已然遠去,身後背負的厚背刀格外醒目。
五嶽劍派,本該同氣連枝,共進同退。
然而三年前,泰山派的張殘和華山派的令然意外相逢於洛陽,一見如故,義結金蘭。適逢魔門的采花大盜風過雲在洛陽作案,兩個人年少輕狂,便商量著為民除害。而當真正麵對風過雲的時候,兩個人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不知道高地厚。想那風過雲被譽為“魔門雙傑”,無數名家飲恨劍下,這兩個人如何會是對手!
兩人圍攻風過雲不出兩招,令然被擒。張殘心生怯意,竟然置令然於不顧,自行逃命。而那令然雖沒有當場被殺,卻被風過雲廢去武功。令然身心皆受打擊,回到華山後便跳崖自殺了。死者為大,張殘的所作所為自然引起軒然大波—如果相逢陌路,見死不救的話或許不至於這麼令人義憤填膺。但是張殘明明和令然義結金蘭,並且約定了同生共死,臨到頭卻反而背信棄義,貪生怕死,實為不齒!
泰山派麵上無光,華山派群情湧動,最終,張殘自食惡果,也被廢去武功,並被逐出山門,永生不得踏上泰山半步。
自那以後,王老漢再沒見過張殘。
走出安福客棧的張殘,走的是一條路,遠避人群。空中洋洋灑灑飄著雪花,打在臉上雖有一絲寒冷,卻讓人格外清醒。雖是路,但是仍有不少人也行進於此。張殘沒有和人打交道的意思,還好,路上相逢的人也是這個意思。
踏在熟悉的土地上,要沒有任何感慨,那絕對是騙人的。自己曾在此生活了十八年,周圍的樹木花草,都曾有過張殘的足跡。而如今高挺的鬆木更加鬱鬱蔥蔥,自己留下的所有印跡,早已隨著自己的離開,煙消雲散了。所謂近鄉情怯,雖物是人非,人去樓空,但是仍然有些許落寞,無可抗拒地襲上了張殘的心頭,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