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商縣縣城座落在丹水河岸,正擋在武關道的中間,前後兩座城門,正對城門的街道極寬闊,足可以六架馬並排而行。 Ww WCOM整個縣城長五百丈,寬足有二百多丈,前後城門各設一亭,專管城門。縣府大院座落在中間打橫的主街盡頭,在縣衙大院前有一條較寬的街道,一邊通向軍營,另一邊則是富戶區。整個縣城中住有五千多人,這在一個縣城也不算少了。
據許印自己,出生在商縣一個漁家,自跟隨父親在丹水行船打漁,極善水性,有一把力氣。就水性而言,在商縣第二,可沒人敢第一。二十歲後被商縣縣尉看中,征到縣裏做賊曹吏。但大多時間就是護送商縣的一些富戶往來南陽。出事的那,他剛好去了南陽,等回之後才知道縣尉、縣令、縣丞都出了事。
劉石聽他懂點武藝、善水性,懂行舟,來了興趣。當即讓他去縣府後院操練給他看了一下。劉石點點,這水性沒見過,但就武藝而言至少可以做一個百人將,而且此人年輕,又有一把力氣,稍加訓練也能獨擋一麵,最主要是其人水性好,自己這一行人中正缺這種人。劉石了解了一下他的情況後,讓他離去。
經過親衛們的整理,整個縣府雖然仍然顯得破敗,有些需要修補的地方暫時無法處理。但總地看上去已恢複了一些生氣。安排妥當,劉石帶著史渙來到兵營。
這兵營離縣府不遠,不過三四十丈的距離,街口的盡頭有一扇大門就是兵營。
劉石進去一看,這兵營卻是不,但房子不多,大都是空地,裏麵大部份空地種著菜。劉石進去後看到在營區已搭起了一些帳蓬,見劉石進來,劉真迎了出來。
“典韋呢?”
劉真道:“他帶著施全、劉成去接手城門去了。”
劉石道:“真弟!你對護武關營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劉真道:“現在要想法弄錢,不然這近兩千人就無法養活了,更不用是護武關營。”
劉石點點頭,兩人商量了一些事又去城門找到典韋和曹性幾人,細細地商議了一翻才各自去睡。
第二,許印、李斯還有幾位曹吏一起來到縣府。
劉石詢問了一下上雒縣與商縣的具體情況:這兩縣共十鄉兩城,大部都是山高、澗深、川窄。最寬的地方就是這丹水兩岸,田地不足三十萬畝。兩縣共計三萬五千人,再加上一千多的奴婢,總共三萬七千人不到。現在因受黃巾叛亂的影響,上雒、商縣兩縣大約有四千去做了山賊。田地大部份掌握在六大豪強世族手中,部份掌握在中世家豪族手中,自耕農很少。還有部份靠打獵、捕漁為生。手工業者極少,每鄉隻有幾戶醫工、鐵匠。
劉石奇怪地問道:“難道這兩縣連製衣鋪都沒有嗎?”
功曹吏道:“有!不過都是當地富戶、豪強自養蠶繭,自種麻,自己抽絲織錦、績麻織布,除了少部分售賣,大多自己家用。”
“稅賦呢?”劉石問道。
功曹吏看了李斯一眼,答道:“商縣的稅賦去年的已交,但都被山賊搶走,今年的倒沒有。”
李斯正眼道:“上雒的稅賦已是三年未交了,不過估計較難收上來。因為官府沒有保護好這些豪強世族,他們都將錢繳給山賊尋求保護了。”
劉石臉色一黑道:“稅賦是一定要收上來的,此事稍後再述。現在兩縣合一,昨過,新的商雒縣的縣丞由李斯擔任,縣尉有兩名,分別是史渙、曹性。本人是子新封護武關道都尉,可組建至少千人的營兵。護衛營將由典韋、高順為軍侯,各統五百人。劉成換回高順除任藍田縣尉,駐藍橋,施全任商雒縣城城門亭長,縣尉暫統三百人,護武關營將由帶來的人中挑選。
商縣現有的二百人除留下二十人外全部加入護武關營中,由典韋、高順各自分配。縣兵由縣中征招,另成立一個百人護船隊,由許印任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