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見劉琦如此傷心,憐惜地看了一眼,歎道:“你起來吧!叔父對於此事是真真無可奉告。Ww W COM”見劉琦正要舉刀向自己殺去,急忙道:“停!叔父話未完呢?叔父雖不能幫你,但你熟讀春秋,怎不知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則生!”
劉琦一聽,停下手中的刀,怔了一會兒,忽然站起,向劉備一躬道:“多謝叔父指教!侄兒這就向父親請求任五陵太守一職!”完轉身出帳。
劉備望著劉琦的背影,自語道:“我這不知是對是錯!”
劉備本想將沙摩柯帶往荊州,不過,這五陵溪夷人非沙摩柯一部,而是由幾部組成,如今隻有沙摩柯能將幾部夷人號令在一起,最後在沙摩柯誓不在與大漢為敵,接受五陵太守管理,這才放了他及其手下一萬餘人。
劉備在五陵過了不到一月,劉表就派人送來書信,任劉琦為五陵太守,文聘為五陵都尉,征襄陽龐統為五陵長史。
龐統字士元,是襄陽大族龐家的子弟,自為人老實、木訥,並不出眾。二十歲時聽善長識人的穎川人司馬徽借住襄陽,就前去拜訪。剛到司馬徽的門前,見到司馬徽正在桑樹上摘桑葉,於是道:“我聽大丈夫處世應該地位非常顯赫,哪有壓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絲婦女們做的事情?”
司馬徽微微一笑道:“你且下車暫停,你隻知走路快,卻不擔心迷路。從前伯成寧願耕種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耀,原憲寧願住在桑木為門的簡陋的房屋裏也不願住官舍。哪有隻有居在豪華的房屋裏,外出騎著俊馬,還有十幾個侍女伺候才算與眾不同呢?”
兩人從容早論從白直到晚上,司馬徽大為驚奇,認為龐統之才為自己所見過的荊州士子沒有一人可以相比的,龐統之名這才逐漸進入荊州士子的耳中。劉表也曾見過幾麵,不過看他年輕、其貌不揚,言語木訥,也就不以為意,認為隻是司馬徽高抬了。
此時劉表見自己的兒子要求出任五陵太守,以為兒子長大了,想為父分憂,也是極為高興。這樣一來也好處理兒子同蔡氏之間的關係,所謂眼不見、心不煩,落得幾方高興!
但自己的兒子自己是知道的,一時高興想擔任一方太守,這太守就是這麼好當的嗎?五陵夷人又是這麼好管束的嗎?思之再三,任劉琦為安南將軍兼五陵太守,文聘為建義中郎將兼五陵都尉,這文聘跟隨劉表幾年也算軍中老人,在軍事上是可以幫一下劉琦的!
在政事上讓他費了一翻腦筋,有些資曆深的人不願在劉琦帳下謀事,思來想去,想到龐統,這龐統既然被司馬徽稱讚,想來多多少少有點本事,不如讓他跟隨劉琦身邊做個長史,又征襄陽人馬良為郡中主薄,專管錢糧,做父親如此也算盡心了!
劉琦留在五陵任太守,劉備尊從劉表之意,留下一萬大軍,返回襄陽。
劉表大排筵席,為劉備慶功,一直在襄陽留了十多才返回新野,期間眾多名士有意結識劉備,劉備謙遜溫和、以禮相待,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州中從事伊籍,荊州名士衛方、習禎等與劉備最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