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劉備正在府中閱文,親衛來報:“有一人自稱徐福,前來求見將軍。Ww W COM”
劉備命進,經過交談,劉備勝讚其軍事之才,留在軍中作軍師從事。
又過了一年,益州劉璋派州中從事張鬆前來新野邀請劉備入川共抗張魯。
這張魯祖籍本是豫州沛國人,世家大族,據是漢初名相張良的後代,其祖父張道陵信奉師道,聽蜀地山靈水秀,極適合修練,就入蜀覓地靜修,後修練有成留在當地傳教,被人稱為張師。張魯的母親更是信鬼道之,修到深處,竟有返老還童之效,六七十的人看起來隻有二十多歲,當地人稱之為鬼母,道術高深,最善看氣,識陰陽,蜀地有子之氣。
益州牧劉焉到蜀後,對張母極為尊敬,常請她入府請教修行之道,當時巴郡及漢中一部的百姓信奉五鬥米道或師道。其實五鬥米教本是師道的分支,因其入教隻需收取五鬥米,被人傳為五鬥米教。
劉焉聽蜀地有子之氣,又見朝庭混亂,關東諸侯相互征伐,起了異心,通過張魯的母親,任命師道的張魯為督義司馬,五鬥米教的張修為別部司馬,率領信眾攻打漢中。
太守蘇固被殺,漢中被張魯、張修占領。不料這張魯早得劉焉授意,乘張修不備將張修殺死,自任漢中太守,阻斷與大漢朝庭的聯係。
劉焉以交通中斷為由,在益州自任郡縣官吏,許多官吏不服,被劉焉以辟靂手段除去,威信漸立。
不料,不予劉焉之願,三年之後劉焉因病死了。
劉焉死後,劉焉子劉璋繼承益州牧,因張魯不聽調遣,一怒之下,將張魯的母親、弟妹斬殺,從此結下深仇。劉璋派龐義為將征討張魯,雙方激戰近年,無功而退,轉而任命龐義為巴郡太守。
三年前,馬因父被曹操殺害,怒殺韋端,結果被韓遂聯合韋端部屬,殺了馬家,將馬趕出涼州。馬逃往漢中依附張魯。
馬之勇早已傳遍漢中,見馬來投,張魯大喜,任命馬為都講祭酒,其職位僅次於張魯。
馬請張魯出兵助他打回涼州,隻要殺了韓遂,就能將涼州與漢中聯為一體,張魯本來意動,漢中功曹閻圃勸道:“韓遂經營涼州多年,況且有韋端部屬相助,奪取涼州並非易事。而且驃騎將軍、雍州牧劉石早奉子之命守雍、涼、並三州。對涼州早就虎視耽耽,常言: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我等出兵涼州正好給了劉石出兵涼州的借口,還是不要打涼州的主意好!以免引火燒身。”
馬聽到閻圃提到劉石,心有餘悸,不在堅持。
張魯看馬臉色,明白這馬必然在劉石手中吃過虧,心中不安,向閻圃問道:“這劉石得到涼州之後會否再征漢中?”
閻圃沉呤半晌道:“自壽成公與董國舅為救子出虎穴,不幸被奸賊害死,子也因傷崩駕後,這大漢已呈群雄逐鹿之勢,子名存實亡。袁紹敗亡隻是時間問題,最終隻會在劉氏兩兄弟與曹操之爭。涼州既下,漢中自然難保。唯有一地尚可依險抗爭。”
張魯道:“你是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