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了6府,如果胡先生覺得有甚不便,自可脫身自去,我自有辦法和辭。”孟九成擔心6府內有什麼法器或異人,看穿胡大郎的變化,好心地提醒道。
“某自曉得。”胡大郎感激地點點頭,沉吟了一下,拿過紙張,向孟九成請教道:“孟官人,您所畫的避雷法器,可有原理?”
原理當然有,電流、電壓、電阻、接地、等電勢……可你聽不懂,我可能也不明白。
孟九成蹭了蹭鼻子,苦笑道:“原理嘛,我不太清楚。隻是聽那異人,這個法器可以引雷入地,趨避傷害。”
“引雷?入地?”胡大郎仔細看了看圖紙,點了點頭,道:“確實比避雷更貼切,想必是有功效的。”
“如果是尋常的雷電,可保無虞。”孟九成道:“這個是試驗過的。隻是,不知道那雷劫是否能避。”
“尋常雷電,雷劫,這有不同嗎?”胡大郎很迷惑地問道。
孟九成被這一問也迷糊了,雷就是雷,閃電就是閃電,有區別嗎?難道是自己的思維作怪,見到了狐仙鬼怪,便自然把雷電也看得不同了?
胡大郎見孟九成愣怔當場,也不再深問,而是擰眉沉思,好半晌一拊掌,道:“既是試驗過的,那定是有效。回去後便趕工製造,如果研習書不成,便以此趨避雷劫。”
孟九成的眼珠一輪,方才恢複了正常思考,自失地一笑。不能有了仙狐鬼怪,科學就作不得數。煉鐵煉鋼、配製火藥……這些可都要依據科學,神仙也幫不上忙的。
“這個,沒有別事,在下就先告辭了。”孟九成起身拱手,胡大郎也不挽留。
回到自己房內,孟九成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神仙和科學這兩個本是對立的概念和範疇,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糾結纏繞。
……………
到了第二,孟九成和王忠峰等人在州城裏轉了轉,卻沒去州衙投貼,隻等著晚上去6府後再做定奪。
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宋金之間雖然表麵上有“紹興和議”、“隆興和議”維持著屈辱而脆弱的和平,實際上大戰事從不間斷,而楚淮之地正是雙方“戰禦攻守必先於此”的戰略要衝。
應純之在朝廷公開“遴選能臣”時,被委以楚州太守的重任。到任後才現,偌大的楚州幾乎是一座空城。
因為,當地百姓不堪金兵的不時襲擾,很多都已背井離鄉,南遷避亂去了,留下的也輕易不敢出門營生,致使耕田荒廢、街市清冷,一副滿目瘡痍的景象。
應純之沒有氣餒,親自帶領屬員勤奮工作,埋頭苦幹。
先是崇儒術、興學校來安定民心;其次是增築加固城牆,在各要害處設觀察哨和烽火台,並加寬挖深護城河;三是是督導各府縣組建民團,忙時農耕,農閑則操兵習武,互為呼應抵抗規模的金兵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