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巧遇(1 / 2)

除此之外,應純之還有一項大計劃,便是針對楚州東北方向地勢平坦,難以布防的特點,正動員軍民大幹,開鑿“管家湖”,設置鬥門水閘,使湖蕩回還相連,變平地為險。Ww WCOM

經過這番治理,楚州百姓人心漸安,外逃的百姓也有一些回遷的。但畢竟時日尚短,州城的人口、買賣、街市等情形,還是顯得蕭條。

中午,孟九成等人隨便找了家酒樓,吃喝著,他不禁出了感慨,“平地鑿湖,工程甚大啊!”

“四弟有異議?”王忠峰不解其意,試探著問道。

孟九成搖了搖頭,道:“改造地形,遏製騎兵,這確是很高明的策略。可未必需要如此大的工程,這樣的防禦也稍嫌被動。”

“那依四弟的意思呢?”王忠峰笑著喝了口酒。

孟九成的聰明他是知道的,但要到打仗和克製騎兵,他並不覺得孟九成也會有絕妙的辦法。畢竟專業不同,孟九成練武的時間也不算長,對於軍事可能隻是書本上的知識,紙上談兵罷了。

“北地多英豪,心向故國,正可招之而戰。嘿嘿,這也隻是紙上談兵而已,弟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孟九成卻不想多,出來的也未必就管用。

至於鑿湖,孟九成也不反對。抗戰時期,為了遏製鬼子的機械化部隊,還挖道溝啥的呢!應純之的設想中規中矩,除了工程量大、耗時長以外,倒也無可厚菲。

隻不過,此時中原叛金武裝風起雲湧,宋廷正可加以招納,利用這些豪傑之士,從事恢複大業。

孟九成認為這才是正著。但宋廷顯然已經患上了恐金症,或是喪失了進取之心,生怕因此得罪金國,而不願施以援手。隻是袖手旁觀地看著叛金武裝浴血奮戰,卻屢遭失敗的危境。盡管應純之、賈涉等地方官員深知邊防之重要、宋金的虛實,屢次上書,卻依然不得采納。

王忠峰臉上顯出憤激之色,冷笑道:“喪地失民,卻不思恢複,還把南歸之民視為敵人,視為盜賊,封鎖淮水,戮之焚之。如此朝廷,令人心寒。北地英豪奮起抗金,卻未必肯投宋。”

孟九成搖了搖頭,道:“北地飽經戰亂,百姓流離失所,耕地荒蕪,百業凋弊,義軍想要長久,所需錢糧何來?宋、金、蒙古,若大哥是義軍頭領,審時度勢,卻要投靠哪方?同是漢家兒郎,怕是不甘為韃虜作馬牛吧?”

王忠峰為之語結,雖然心裏還有不甘,但北地的情形他還是知道的,孟九成得並沒有錯。

“好見識。”驀地一聲喝彩,打斷了這桌人等的談話。

這座酒樓比較簡陋,沒有雅間,隻用屏風簡單相隔。進來時,人也很少,孟九成等人也沒在意。況且,宋朝時還沒有莫談國事的禁忌,甚至有伶人編戲嘲諢王安石、秦檜等朝中一品,王安石等“亦不敢明行譴罰”。

所以,孟九成等人談話甚是隨便。可沒想到,還真有人偷聽並叫好。

孟九成等人側目觀瞧,轉過屏風的卻是一條魁梧大漢,濃眉環眼,麵色黑紅。他的身後還跟著一個年輕的夥子,大眼有神,頗有英氣,隻是皮膚黝黑,凹凸粗糙,卻是不討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