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居不易(2 / 2)

接下來的三四天裏,他需要每天從茶壺嘴裏注水換水,整個過程不能見光,一旦見光的話,發出來的綠豆芽就會變紅、發苦,不好吃了。

發綠豆芽,是每個幸存者都會做、也必須會做的事,在這個無汙染果蔬無比金貴的核世界,綠豆芽是他們唯一吃得起的、安全的、可以提供人體必須維生素和氨基酸的綠色食物。

作為午餐的主導菜肴,盡管明日不停地換著花樣,水煮綠豆芽、清炒綠豆芽、醋溜綠豆芽、午餐肉炒綠豆芽、乃至魚悶綠豆芽,他和兒子還是吃到想吐。

當完“農夫”,明日還有一件每天必做的重要功課——輔導兒子學習。

他不僅是兒子的人生導師,也是他的啟蒙老師。

除了教兒子做“壞人”的道理、生存的知識,他還借助小學教科書,教兒子學習語文、數學和英語,主要是認字識數。

至於再深一點的課本知識,一則沒有學習的必要,二則他也教不來。

核爆炸時,才四歲的亮亮沒有機會接受係統的教育,這個“重擔”便落在了父親的肩上。

不過今天,這位老師明顯心不在焉,哈欠連天。

亮亮體貼道:“爸爸,你要困了,就去睡一會,我自己能照顧自己。”

“沒事,上完課再睡。”明日咬牙堅持,讓兒子朗讀英語短文。

亮亮在語言方麵的天賦不錯,在看英文原版影視劇時,已不用看中文字幕了。

他認識的漢字也超出了年齡,同樣是因為影視這個“輔導老師”。

明日極不讚同幸存者中的一種論調——“都他媽末日了,學習還有卵用?”,要是不學習,連生存物資的說明書都看不懂。

更何況,他還要帶著兒子去看看這個世界,尋找那一方淨土,多掌握一門語言,就多一分生存的機會……

明日終於熬過了困意最濃的階段,卻又心神不寧,不時看向窗外,昨晚的不明生物令他無法忽略,這是自己的地盤,必須去現場查看一下,才能踏實。

老師不認真,學生也開起了小差。

小孩子的觀察力更加敏銳,亮亮順著父親視線一瞅,就發現新大陸一般地叫道:“爸爸,對麵的那扇窗怎麼開了?”

明日正想著怎麼跟兒子提這茬呢,正中下懷,順水推舟道:“既然你發現了那間房子有狀況,所以爸爸要親自去查看一下。”

感覺受到重視的亮亮,興奮起來,以為又可以出門探險了。

明日卻沒有帶上兒子的意思,出趟門不容易,還要換上一次性的外套、頭套,反正在自家小區內,真有什麼情況,也可以及時趕回來。

家裏的防盜門可是經過加固的,不亞於新找到的“第三窟”。

見兒子眼中的失望之色,明日派給了他一個“重要”的任務作為補償:端著望遠鏡在陽台觀察對麵的房子,一有風吹草動,就用對講機通知老爸。

亮亮這才滿意,一個半標不準的美式敬禮:“Yes,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