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鐵匠的傻兒子(1 / 1)

鐵匠有個傻兒子,每個去過村頭鐵匠鋪的人都這麼說。因為那個傻兒子打的馬掌總是比別人多了兩個釘子,那兩個多出來的釘子牢牢的鎖在馬趾的內測,所以他打的馬掌比任何一家鐵匠鋪打的都要牢實,用的時間就更久了。就連來找他釘馬掌的人都笑話他傻,說他不會做生意,把馬掌做的那麼牢實,誰還常來找他來修啊!隻有他那憨實的老爹,一點兒也不在意自己兒子的傻勁。整天樂嗬嗬地坐在鋪子門口,一麵“啪嗒啪嗒”地抽著他的那杆大煙槍,一麵瞅著他那傻兒子仔仔細細地給人磨著馬趾。那杆煙鍋包銅的大煙槍,一天到晚塞著滿滿的上好的煙絲,那一圈圈的煙雲就像他家鋪子煙囪裏的煙那樣,從早到晚從未斷過。

鐵匠的兒子傻,這個名聲跟著他打的馬掌一起傳開了,一直傳到了省城外。慕名而來的人,趕著他們蹬著鏽跡斑斑的馬掌的馬車,走的時候一個個都換上了四蹄鋥亮的好馬掌。人們都勸他該他提提價了,多打的兩個釘子至少得多問人要兩個子。傻兒子卻就是聽不進去,成天隻顧著悶頭打他的鐵掌,一點也不理會來勸他提價的人。吃過幾次癟後,就再也沒有人來多管閑事了。

又過了幾天,傻兒子的鐵匠鋪傳出了信,他家除了釘馬掌也開始打剪子了。聽了消息的人們,都思量著他釘的馬掌那樣,打的剪子肯定也比別家鋪子的好。於是第二天十裏八鄉的鄉親們都來了,傻兒子的鐵匠鋪剛開張,那些頭幾天才打好的剪子就被一搶而空了。果不其然,傻兒子打的剪刀和別的鐵匠鋪子打的剪子相比,確實是又沉又穩。磨的鋥亮的刀口,再厚的鞋墊一剪刀下去,“哢嚓”一聲就成了兩半。於是傻兒子鐵匠鋪的名聲除了他的傻實誠外,又多了個物美價廉的稱號。

日複一日,傻兒子的鐵匠鋪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了。有一天,省城一家大鐵匠鋪來了個掌房的,千裏迢迢趕過來,就是為了請傻兒子去他們鋪子裏做領班的師傅。傻兒子聽了二話不說,在請那掌房吃了頓酒席後,就婉言推辭了。一點也在意人家開出的條件待遇,隻是推脫是子繼父業,家中又有老人不便遠行。聽說了這事的人都笑傻兒子是真傻,白給的便宜都不要,情願留在個沒出息的小村子裏。同時他們又都打心底裏佩服傻兒子,佩服他的務實,孝順。

傻兒子喜歡村頭的二丫,整個村子的人都知道。但二丫他媽嫌傻兒子傻,不想把閨女嫁給他,於是就有意刁難他,開出條件讓他蓋上一個四間屋子的大瓦房,才肯讓她家二丫進他家門。人人都知道傻兒子家窮,老鐵匠年紀輕輕就成了鰥夫,守著祖傳的鐵匠手藝,辛辛苦苦把傻兒子拉扯大。如今鋪子傳到了傻兒子手裏,老鐵匠又因為積勞成疾落下一身頑疾,從此便不再過問鋪子裏的生意,全權交給了傻兒子打理。村裏都傳老鐵匠算是倒黴了,費盡心力拉扯大的兒子那麼不爭氣,那兒媳婦這輩子算是娶不上了。這話傳到老鐵匠的耳朵裏,老鐵匠也不吭聲,隻是抽出了別在腰裏的煙杆,悠然地拿火石點上煙絲,吞口煙圈衝鄉親們說道:“等著吧!沒準的事!”

年底了,傻兒子放下手中的活,四處張羅著找了幾個泥瓦匠,又跑去省城進了匹好料,生生在開春前把他家那間祖傳的舊鐵匠鋪擴成兩間那麼大的新鋪子。禮炮一響,那新鋪子門上換了塊燙金的檀木匾額,上書“實誠鐵匠鋪”,傻兒子的生意就又火了起來。

這一忙起來,傻兒子心知一個人肯定是撐不起來整個鋪子了,於是就又招了幾個夥計,細心地教他們打鐵的手藝。村裏人都問他:“傻兒子,你教那麼仔細,不怕自己手藝讓人偷了,搶了你的生意啊!”傻兒子聽了,隻是憨憨地笑了笑,既不反駁,也不辯解。

沒兩年,傻兒子生意越做越大了,他名下的鐵匠鋪開了一家又一家,慢慢地他的鐵匠鋪有了老字號的雛形,連京城的大鐵匠鋪都快比不上他了。第二年開春,他在村頭選了塊好地,修了一座八間屋子的大院房,領他爹住了進去。又過了幾天,村頭鑼鼓鞭炮的聲音,鬧了整整三日三宿。二丫被傻兒子的八抬大轎,敲敲打打地迎進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