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借道乘龍降九州(1 / 2)

陸吾開道,夔皮為鼓,獸骨為築。

主人乘坐天馬車架,仆從駕著異獸夫諸,婦孺騎著滅蒙鳥,隊伍行至欞淵畔,肅穆停足。

最中間的車架上,韓百宸調整著情緒,用低沉的聲音說道:“天之蒼蒼,地之茫茫;生時縹緲,古亦流芳。青龍吾祖,永耀東蒼,欞淵隕臥,世佑炎黃;今有後輩,略表哀傷;涕淚成行,借道亡鄉。”

“稽首!”

隨著韓百宸最後一聲呼喝,所有人,所有異獸包括青鸞在內,皆跪於地,磕頭稱拜。

“昂!”

一道來自無盡洪荒,驚徹萬古,叫世間萬物心悅誠服的至尊龍吟由深穀之中傳出,霎時間風雲變色,日月無光。

欞淵之上連風都靜止了,唯有那升騰的雲霧在變幻,翻轉。

探出的雲端似巨駝,延伸的流雲若鹿角,蜿蜒的卷雲如蛇項,延綿的積雲同蜃身,透光的煙雲像魚鱗……

雲霧飛騰升空,俯仰宇內,卷帶的流雲似建木神樹垂掛的億萬絲絛,一副大千氣象,生意盎然。僅在眨眼間,萬頃積雲猛墜,如天河灌瀉,勢若奔雷,卷走世間萬物,衝進欞淵之內卻又掀不起一絲波瀾。

龍啊!

鱗蟲之長,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適才漫天激昂的卷雲如飛花般遮住了日月,以己代天賜萬物予生機。轉眼間,竟猶如天霜墜地,毀滅一切生靈,卻消失的悄無聲息。

這便是真龍,祥德與暴虐並存,恩威並施,受萬物敬仰,讓生靈畏懼。

宛如神跡的場景讓韓百宸內心不必激動,好不容易才抑製住內心,放生高呼:

“龍行踏絳氣,天半語相聞。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大壑長千裏,深泉固九重。奮髯雲乍起,矯首浪還衝。”

……

他取出被幾家宗祠供奉了上萬年的七塊龍骨祭台,以獨有的手法將它們打進欞淵,龍骨泛著華光,在欞淵之上如魚得水般四處翻飛,最後飛向了七個不同的地方。

與此同時,七道傲絕天地的龍吟貫徹欞淵,土龍、水龍、青龍、赤龍、白龍、黑龍、黃龍七龍先祖負龍骨而還,禦魂而歸,積雲成形,化作一方巨大的雲床,將眾人托之其上,自身則滯於雲床之前,以身作騎,雲床當車。

韓百宸收好龍骨,撫摸著手上的獨角戒指,說出了古典記載的最後一句:“蛟龍潛匿隱蒼波,且與蝦蟆作流混。待得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乾坤。”

四段詞,化作四聲雷霆,欞淵的四方又飛來了飛龍、潛龍、居龍、降龍,守護於雲床四周,充當護衛。

昔年人族祖龍伏羲氏下有各氏族,當中便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等十一氏龍脈。

欞淵,乃萬世龍塚,除人族有炎黃血脈庇佑,獸過其間毀形,禽飛其上斷魂,便是彩鳳與鯤鵬,也不敢飛躍欞淵之上。

過欞淵,唯有龍魂以渡之。

韓百宸激動,自從接管了祖祠,在書屋中他了解了很多上古秘聞,對自身的血脈越發的感到驕傲和自豪,短短幾日就養出了一股傲氣。

可在欞淵麵前,這點傲骨又不值一提。

韓漢生更是激動,他早已年過七旬,一身修為放在太荒也算強橫,但高級神獸卻沒見過幾次,何況傳說中的神龍。

土生土長的太荒之人都沒遇見過,更別提站在西楚關外的九州子民了,誰能想到,那條煞氣凜冽,隔絕太荒的欞淵,居然是龍塚!

他們居然從龍塚之上橫跨了無數次!

再沒有比這更震驚的事情了。

不過,這些人眼中可沒有敬畏之情,他們隻是在惋惜,空入寶山而不知的神情幾乎從每個人的眼眶裏化為火焰奔湧而出,燃成一片滔天業火。

“嗷!”

“昂!”

前方的七條神龍在興奮的鳴叫,四周護衛的四條神龍也在用高亢的龍吟提醒著,該上路了。

韓百宸回到了車架上,對韓漢生擺了擺手。

老漢生激動得直哆嗦,招呼族人回到坐騎上,駕著身下的異獸們站好隊列,然後像是用盡了生平氣力的吼道:“天霜萋萋,氾潤濡之,萬物熙熙,懷而慕思。名山顯位,望君之來。君乎君乎,侯不邁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