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章 正乾天子的權謀(2 / 2)

“羋氏宗祠已驗,確為青陽一脈所出”正乾天子說到這還笑了一下:“不過香火拒奉,看了羋氏一門先祖對這一脈還有怨氣,不肯接納,也難怪這小子一心想要錢糧財物,隻怕是生計潦倒,家中難以為繼了。”

一聲急促的鍾聲又驚醒了半邊皇宮,奉常殿的香火又接到了遠方的急訊。不大會,一名奉常吏捧著兩封剛剛書就的奏章而入.奏章封麵皆畫著三道紅色的火焰,是特急加急,此等奏章哪怕是午夜子時,奉常殿也敢立即敲鍾,書就之後毫無忌諱的直接闖入後宮。

此乃國事,莫貴嬪尚要回避,正乾皇帝卻將她留下說道:“這是揚州州治和後將軍府燒來的急報,能讓舒敬良動用刺史大權的同時唐靖德也發來急奏,莫過於那模樣古怪的寶物。”

說罷展開奏報,一目十行,卻把每一個字都看在眼裏,看完之後卻又久久不語。莫貴嬪見正乾皇帝陷入沉思,左右不作聲,就陪坐在一邊安心的等待。

“太子求穩,將門弄險,漢王求變”皇帝緩緩說著,揮了揮手,殿內的仆從,侍衛躬身退卻:“太子仁厚,卻遭朝堂質疑;將門求權,又被文官欺壓;漢王興變,各地勳貴紛紛設阻;而朕將一切看著眼中,想必不少人都在暗喜朕之不作為。”

“上古之時,鼎有四足以撐四極,而至今日,世人所鑄造之鼎隻餘三足,何故?四足缺衡而三足易立,這是民間匠人千百年來領悟的技巧,樸實卻有理;朕觀之天下,曆數各朝,莫不是世族謀權,將門建功,但曆代之亡,卻亡在毫無根基的農人身上。”

“將門與世族就是九州的兩隻鼎足,天下承平時,自屹立不倒。世族反,鼎足有缺;將門反,鼎足生鏽,皆是小礙。若是農人揭竿,民眾四起,那就是一頭猛獸撞在了九州鼎上,社稷將覆。”

“所以朕一直在給九州找第三隻鼎足。”

“漢王新政,啟用寒門士子安民心,扶植九州商賈順貿易。”莫貴嬪這才知道皇帝把自己留下來的原因,正乾天子一番話,幾乎將他這十數年來的精心部署全盤托出,為了九州社稷,扶民植商,引導新勢力和新階層,一改曆代建製,創萬古秩序。

但故禮舊俗依然強大,看那張著大嘴,忘了提筆記錄帝王起居的史官,若是帝王親承參與商賈之事,恐怕等不到明日,今夜就會有許多上大夫、大夫敲開宮門,拜地哭訴。

現在話卻是她說出來的,莫貴嬪心中也是震撼,但更多的是驕傲,這個想要開創萬世規矩的人,是她的男人。莫貴嬪緊緊的拽著正乾天子的手,皇帝也撫摸著莫貴嬪的麵龐,兩人含情脈脈的對視,似乎夏龍淵和史官不存在一般。

不過這兩人也不算外人,起居錄史官是帝王敦倫都在場的人物,職業道德還是有的,而夏龍淵對正乾皇帝來說就更不需要刻意隱瞞。

“來人!”

殿外的黃門應聲而入,躬身等候天子吩咐。

“命奉常殿傳旨,封君固為郡侯,封地南陵,著揚州江塗郡尉收納君氏族人,遷往州治江源城。命南陵郡守立即建造郡侯府,一應錢糧由漢王三郡封地支應,不得有誤。”

黃門退去,莫貴嬪卻訝然道:“陛下,莫不是這君固又有新功奉上?”

“哈哈哈”正乾皇帝一聲大笑,後宮之中,還是莫貴嬪了解他,高興的說道:“南陵侯又獻上煉鋼之術,造器之法,新鑄的一柄長刀,砍巨石而不卷,割銅鐵而不鈍。”

“如此大功,更當恭賀陛下獲此神技,如虎添翼。”

正乾天子正待說話,眉眼卻不由自主的跳了幾下,夏龍淵甚至一個箭步站到禦案前,擋在了皇帝身前,他同樣心潮翻湧,雖然隻是一刹那。

隻見殿外紅霞一片,西垂的日光陡然一亮,然後迅速暗淡下去,以夏龍淵和正乾皇帝的修為自然知道日光不是真正變得暗淡,而是有更加光輝的事物出現其中,才致使夕陽看上去變得昏暗。

正乾天子和夏龍淵氣聚雙目,便看到一道長龍自紅日而出,如九天神人降臨,天馬駕車,大氣輝煌,神獸拱衛,祥瑞無比。

“太荒血脈!”

正乾天子狠狠的拽著拳頭,掌中是莫貴嬪纖嫩的小手,被捏得整個變形,但莫貴嬪卻緊著臉,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原來今日陛下緊張的不是揚州之事是否屬實,而是那太荒之人將至,才導致心血不寧,恐怕陛下之前所說的那些話,也不過是為他自己打氣罷了。

莫貴嬪默默的想著,同時也很是疑惑,這太荒之人到底有多恐怖,才能讓這位睿智的帝王如此忌憚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