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決戰永明城(二)(1 / 2)

金哈魯的死亡自然不是個例。前鋒營士兵雖然精銳,但是在崖山人修築的壕溝的阻礙下,行動速度大大減緩,讓崖山人的狐狸優勢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在火炮與火槍的夾擊下,1800名前鋒營將士,損失了超過4成。再精銳的士兵也是人類,在遭受慘重的傷亡後,前鋒營士兵在統領的帶領下,撤退整兵。

恒祿雖然是此次出征的主帥,但是也不能直接命令前鋒營將士,隻能不甘的任由前鋒營休整。

但是戰事緊急,容不得絲毫遲緩。恒祿隻能下令派出三千綠營作為前鋒,繼續進攻炮台。這些綠營知道,自己表麵上是前鋒,其實就是炮灰,送死而已,都是畏縮不前。

恒祿以八旗兵為監軍,威逼綠營前進。

綠營的戰果甚至比不上前鋒營。前鋒營至少越過了最後一道壕溝,接近了崖山人的炮台。雖然崖山人的炮台全部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度足有三米,清軍在沒有攻城設施的前提下,幾乎不可能爬上炮台基座。

而綠營戰鬥意誌就更差了,甚至僅僅越過了兩道壕溝,就被超過三成的傷亡給嚇住了,不顧八旗監軍的存在,倉皇後撤,又損失了不少兵力。

清軍此時的駐營地已經由峽穀間的道路移到了炮台下的坡地。此處是崖山人炮兵轟擊的盲點,另外兩個炮台由於距離較遠攻擊不到。而最近的炮台,開花彈與實心彈射程太遠,散彈距離又太近,讓清軍有了緩衝的餘地。

但是,清軍不能總在荒郊野外住宿啊,無論是補給還是野外的低溫都不是清軍輕易所能克服的。

第二天的戰鬥與這一天個過程極其類似,清軍的凶悍並沒有什麼效果,如果要說有,那就是更大的傷亡,已經超過四千了。

第三天,恒祿看著隻剩七八千的殘兵敗將,臉色晦暗,卻無法可想。這幾次戰鬥,都是綠營衝鋒在前,三千八旗兵並沒有參與戰鬥。因此才能夠彈壓住綠營。但是綠營已經是怨聲載道,與八旗矛盾加劇。

清軍最後,還是趁著夜色,撤出了崖山人的火炮攻擊範圍。

一向高傲的恒祿再也得意不起來了,戰爭失利的後果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自己是正藍旗旗主,而康熙至乾隆三代清朝皇帝,一向的打算就是削弱八旗旗主的權利,將軍隊集中到自己手中。因此,恒祿的失敗,不僅是軍事失敗,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失敗。恒祿不甘心接受這樣的結果,依然在困獸猶鬥。

副將額爾圖建議,是否派遣依然留在此地的五千役夫出動,先行消耗敵軍的彈藥?

這些役夫自然是遼東漢人。邊上的綠營副將心有不忍,畢竟他們隻是普通農夫而已。這樣的事情上報到乾隆那裏,一向假仁假義的乾隆可不會輕輕放過他們。因此,有一綠營副將吳天德說到:“將軍,他們隻是普通農夫,讓他們出戰,陛下不會容忍的。”

額爾圖說到:“那,你們綠營明天繼續進攻?”

吳天德馬上就不說話了。

第三天,役夫在清軍的威逼下,向遠東軍最遠的炮台陣地衝去。

森田次郎是不在乎來人是誰的,隻要出現在陣地前,那就是敵人,下令射擊。但是一名崖山人中隊長不同意,理由是他們不是士兵,隻是普通漢人。崖山人雖然職位較低,但是森次郎卻明白,即使是最普通的崖山人,也不是自己一個投降的俘虜所能得罪的,躊躇良久。

役夫見到敵人沒有開火,終於膽戰心驚的向崖山人炮台跑去。

崖山人喊話,讓他們向炮台兩側分散。清軍自以為奸計得逞,卻趁機對著炮台發動進攻。但是,他們好容易接近了炮台,麵對高大的混凝土基座,卻發現自己依然無計可施。

崖山人為了自身的安全,再也顧不上役夫的傷亡,趁機將散彈與火槍發揮了最大威力,清軍如同割麥子般紛紛倒下。僅僅半天的傷亡,就趕得上先前的一整天,已經有三千人失去了戰鬥力。

當天晚上,清軍營地

吳天德找到了岑永林,“老岑你的部下損失多少了?”

岑永林紅著眼睛,“四千兄弟,隻有一半不到回來了,還有不少缺胳膊少腿的。你呢?”

“我的五千弟兄,損失超過一半了,剩下的跟你差不多數量。老岑,”吳天德望了望外麵,附在岑永林耳邊,“你覺的我們能勝嗎?”

“能,做夢能。”岑永林開玩笑。

“去你的,現在還有心情說笑。”吳天德拍著岑永林的肩膀。

“這些八旗的混蛋是根本部將我們綠營當人看啊,這些天傷亡的大多數是我們的兄弟。”岑永林憤怒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