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新獨立的美利堅還離不開新華夏的支持,新華夏既然提出這樣的方案,就代表新華夏對於此次談判的底線就是這裏。美國人有信心將蘇族人打得祖宗都不認識,但是前提是,新華夏保持中立。別的不說,隻要新華夏提供武器彈藥給蘇族人,美國人就很難獲得勝利。更何況,讓新華夏不爽了,新華夏有可能親自上場。
美國人獨立之初,雖然與新華夏是盟友。但是,無論新華夏還是美利堅都明白,這樣的盟友隻是一時的,相比較新華夏,美利堅人口更多,資源也不少,綜合實力算起來還要占優,時間站在美利堅一方。而新華夏,此時卻占有經濟與軍事的優勢,且人口也在移民的湧入下快速增長,鹿死誰手很難看出來。但是,至少是競爭對手的關係是跑不掉的。而蘇族的印第安聯合酋長最多是打醬油的,不足為懼。
更有些糟糕的是,北麵還有英國人控製的加拿大虎視眈眈,美國人也不想或者不敢與西方的鄰居打出豬腦子來,卻便宜了英國人。
最後,傑弗遜捏著鼻子同意了這個方案。這樣,蘇族掌握了後世威斯康星州西北部的土地,而美利堅則獲得東南部的土地。
林航強行加入這個談判計劃,並確立了最後的方案,其實是新華夏的私心作怪。崖山人都知道,北美洲什麼資源都比較多,就是鐵礦比較稀缺,不要看新華夏控製了北美最多的土地,幾乎占了7成,但是所控製區域內,幾乎沒有鐵礦,而北美洲鐵礦聚集點,一個是五大湖區域,尤其是蘇必利爾湖西側。另一個就是加拿大東北角。隻要將美國人阻斷在蘇必利爾湖以東,那麼美國就將是一個貧鐵國,想要發展成為工業國,就十分困難了。
現在,蘇族人掌控了北美洲中部的鐵礦,就相當於新華夏掌握了這些鐵礦,就掌握了工業發展的命脈,就可以遏製美利堅的發展了。
當然,物極必反,美利堅人有可能會狗急跳牆,再次出兵攻擊蘇族以占領這些鐵礦產地。但是,那時候就不足為懼了,新華夏完全可以以違反和平協定的名義,與蘇族一起,加入對美利堅進行製裁,包含武力威脅甚至軍事行動。
至少在10年內,美利堅人沒有挑戰華蘇聯盟的實力,而將來,就更沒有這個可能了,崖山人作為穿越者還是有這個自信的。
因為,新生美利堅的對手實在是太多了,北麵有加拿大,南麵有西班牙。雖然此時西班牙還是美國人的盟友,但是隨著美國人向西發展的野心被阻止,就隻能將目光向南北方向轉移。雖然一開始看似軟弱的加拿大是美國人的首要目標,但是有英國人的支持,加拿大也不好惹,最後美國還是隻能瞄準南方虛弱的帝國西班牙,並確實了吞並了佛羅裏達這個理想的發展種植園經濟地區的方針。
到時候,西班牙人自顧不暇,也是新華夏吞並德克薩斯的良機。
1782年3月,成都,布政使杜玉林並沒有呆在官衙後麵的家屬住宅區,而是住在一個僻靜、優雅的小院子裏麵。這個小院子平時是供自己包養的一名名妓居住。這個名妓年方二八,眉目如畫,婀娜多姿,琴棋書畫不說樣樣精通,至少每樣都會一點,又會揣摩杜玉林的心思,很是得寵。隻是,此時的杜玉林顯然沒有這個心情,早早的就將小妾打發到臥室休息,陪伴自己的,隻有一個從小就陪在自己身邊的小書童,當然,現在已經是自己的管家了。管家並沒有守在杜玉林身邊,而是被安排在小院子外麵,負責接應一個重要的人。而杜玉林自己卻在小書房不停的踱步,為了平複一下心情,就拿起了自己的毛筆,意圖寫幾個字平複一下的心情。杜玉林的毛筆字瘦長優雅,筆鋒犀利,很受讚賞,當然,這份讚賞是真正來自真心還是來自杜玉林的官位,就很難說清楚了。
杜玉林今年隻有四十九歲,在省部級大員中,算得上是年輕有為。但是,正因為年輕有為,反而更想要另謀出路。自從滿清在江南的統治幾乎被大明一掃而空之後,滿清加強對江北的統治力度。以往督撫一級官員還多有漢人擔任,滿人一般擔任地方的旗人將軍之類的官員,以示監督之意。但是,自從漢族官員甚至不乏二三品大員接二連三的投誠,滿清對於漢人的信任度已經降到了曆史最低,幹脆將旗人跳上前台,所有外任的總督或者巡撫,都必須是滿人,或者是上溯幾代的包衣奴才出身。
表麵上看,通過這些衷心的族人與老奴才們,加強了對地方的控製,減少了翻盤的風險,但是卻無疑堵住了杜玉林們的上升之路,讓漢族官員的離心傾向大大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