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見到佛倫斯竟然這麼快返回荷蘭,十分高興,“公爵這麼快返回,想必是帶會了好消息。”
佛倫斯搖頭苦笑,“強盜的後代總是那麼的見利忘義。英國人同意出兵, 但是卻希望獲得在印尼西蘇門答臘島上的甘巴河口地區。”
威廉隻知道西蘇門答臘島屬於印尼,也就是荷蘭的殖民地,卻不知道甘巴河口的位置,喊過侍從找出地圖,才知道它的位置,“英國佬果然賊精啊,隻要掌握了這個地區,就相當於與新華夏一左一右掌控了馬六甲海峽。”
“陛下可否願意將這個地區轉租給英國?英國人願意每年付出1萬英鎊的代價.”佛倫斯有些尷尬的替英國人解釋。
威廉一世冷笑,“英國人可真大方,那麼點破地方就願意付出1萬英鎊。”
佛倫斯隻能賠笑,好一會方才說道,“陛下是不打算答應了嗎?據外臣設想,英國人占領甘巴河口,無論是對於貴國,還是我們西班牙,都是十分有利的。”
“願聞其詳。”威廉一世好奇的說道。
“我們都知道,當今東南亞,新華夏正與大明攜手,意圖恢複他們所謂的儒教文明區,無論是我們西班牙,還是貴國,其實都沒有獨自對抗的實力,甚至即使我們兩國聯盟,也未必能在這兩個漢人國度的聯手下討到便宜,所以,引入英國人的實力對於我們甚至更有好處。因為,英國人索取甘巴河口隻是第一步,奪取中南半島才是他們真正的目標。而中南半島,正是大明的勢力範圍。”
聽聞佛倫斯的話語,威廉一世陷入沉思。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威廉雖然表麵強硬,但是對於體諒巨大的大明與海軍強國新華夏的聯手還是相當驚懼的。可以說,唯一能夠對抗這個漢家聯盟的,就隻有英國人了。
威廉最後拍板:隻要英國人願意每年付出兩萬英鎊,荷蘭就可以將甘巴河口地區租借給英國,租期99年。
聽聞荷蘭人願意租借甘巴河口,代價是年租金2萬英鎊,英國人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隨後,三國建立了一個同盟。
並在兩個月後,組建了一支超過百艘鐵甲艦的龐大艦隊,遠征遠東,因國人並沒有直接加入這支聯合艦隊,而是先期派出四十幾艘軍艦,在後尾隨,他們的目標卻是甘巴河口。按照英國人的借口,荷西聯軍實力已經超過大明,足以應對來犯的大明艦隊。而英國則將從旁策應,以威懾新華夏,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此時的馬尼拉卻已經失陷了。正常狀態,馬尼拉隻有一支兩千餘人的警備部隊,以及一千餘人的警察部隊,怎麼可能對付得了精銳的大明海軍陸戰隊?
除了在大明艦隊進入馬尼拉外港時,象征性的幾次炮擊。但是根本未對大明艦船造成一點損害,炮台首先打起了白旗。
大明軍隊控製了炮台後,繼續向馬尼拉進發。馬尼拉總督同樣是對天放了幾槍,就宣布投降了。
這就是佛朗哥的狡猾之處。無論是對著空地放炮還是對著天空鳴槍,都是為了顯示自己並不是不戰而降。另一方麵,因為沒有對大明軍隊造成損傷,大明也必然會“人道主義”的對待自己,真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大明也確實沒有“虧待”這些主動投降的白人,將它們集中在馬尼拉附近的一個小島上看管後,就開始加強對馬尼拉的防務建設,作為呂宋的最大城市與最大港口,馬尼拉就是呂宋的咽喉,可以說,隻要掌控了馬尼拉,呂宋就穩若泰山。
秉持著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大明雖然同意為呂宋的土王複國,卻直接接受了馬尼拉的防務,且驅趕了大量的土人外流,並將在馬尼拉以外的華人征召入城。
而猶豫不決的西班牙也為大明加強馬尼拉防務創造了良機。僅僅兩個月時間,馬尼拉已經聚集了超過一萬華人。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大明軍隊加強防務。
不過,這些防務也僅僅是最後的手段,在大明海軍看來,決戰於陸地之外的海洋,才是最佳手段。而對於此次海戰的結果,大明充滿了自信。因為,除了先遣隊的三十餘艘艦船,另外還有四十餘艘艦船組成的後援艦隊也抵達馬尼拉。這七十餘艘艦船大都是近幾年服役的主力鐵甲艦船。反觀西班牙,鐵甲艦總數不過六七十艘,他們難道還敢將所有的艦船派出?
1819年11月,在南沙海域巡曳的一支大明巡邏艇艦隊首先發現了來意不善的聯合艦隊,迅速拉響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