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狐狸梅特涅(1 / 2)

接著,林東旭一行還來到奧地利。此時的奧地利雖然名義上是歐洲列強之一,但是經曆了此前被拿破侖逼迫去除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聲勢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長期戰爭的創傷,又不能像英國那樣通過殖民地輸血,經濟困頓,民眾困苦,急需外來資金補給。與普魯士的狀況極其相似。

飽受挫折的奧皇弗蘭茨一世,雖然隻有四十幾歲,看起來卻像個五六十歲的老人,精神頭很是不足。雖然對林東旭等人的造訪發表了一番熱情的談話,並舉行了歡迎宴會,但是很快就以身體不適的原因離開了宴會,隻留下了外長克萊門斯?梅特涅負責招待。梅特涅可不是一般人。

想當初,奧地利屢次參加反法同盟,被拿破侖打了個落花流水,國勢一蹶不振,此時卻傳出,拿破侖因為皇後約瑟芬不能生育,想要求取奧皇的公主。梅特涅勸解道,“如今是法強我弱。僅憑我國20多萬軍隊,又無可靠盟友,奧地利如繼續與拿破侖對抗是愚蠢的。聯姻可使法國將攻擊矛頭轉向俄國,奧地利則可以逸待勞,保存實力。”梅特涅如此這般勸說奧皇,終於成功撮合了這門親事。

正如梅特涅所料,奧法聯姻後,1812年6月,拿破侖果然發兵進攻俄國,他要求奧地利出兵三萬擔任進攻的左翼。梅特涅口頭應允,卻讓奧軍回避與俄軍交戰;同時又暗中與英、俄及普魯士聯係,保證隻要自己任奧外交大臣一天,奧地利就不會真正與拿破侖聯手。拿破侖的60萬大軍被俄國的防禦戰略與嚴寒氣候折騰得隻剩3萬殘兵敗將,狼狽而退。奧軍的3萬兵馬卻幾乎完好無損。

拿破侖遠征俄國慘敗後,梅特涅立即進行武裝調停。

1813年6月26日,梅特涅同拿破侖進行了一場9個小時的所謂“外交上的滑鐵盧戰役”。拿破侖在這位媒人麵前,懊惱地承認,自己同奧地利公主結婚,是幹了一件極其愚蠢的傻事。梅特涅將政客的無賴嘴臉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重建被拿破侖打亂了的歐洲秩序的維也納會議上,梅特涅再次大顯身手。他成功地使歐洲外交中心從巴黎、倫敦移到維也納,既提高了奧地利的國際地位,又便於居間操縱。

1815年,歐洲列強在維也納召開了分贓會議。梅特涅積極規劃歐洲均勢,認為俄國是潛在的威脅,反對過分削弱法國。打敗拿破侖之後,俄國成了歐洲大陸軍事最強大的國家。如果立刻召開“分贓會議”,俄國無疑會取得最大的利益。於是梅特涅竭力要求把會期拖到秋天,以使奧地利有時間恢複元氣,聯絡盟友。他說服了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累支持他的意見。

維也納會議的焦點是波蘭和薩克森問題,當時亞曆山大一世吞並波蘭,而弗裏德裏希三世則要求把薩克森王國並入普魯士。這讓梅特涅非常擔心,因為他不願看到出現一個強大的俄國對奧地利造成威脅,也不願意普魯士強大和奧地利去爭奪德意誌的領導權,再加上俄、普互相勾結,威脅著奧地利的利益。因此他積極地反對俄普的要求。

為達到目的,梅特涅努力拉攏英國反對俄普。為增強英奧兩國對抗俄普的力量,梅特涅又看上了法國,梅特涅知道法國最不願意看到普魯士強大起來。三國很快達成秘密協定,互相保證在維也納會議上協調一致,共同反對俄普的要求。維也納會議在梅特涅和卡斯爾累的主導下,對戰敗國法國做了前所未有的寬大處理,法國不僅保住了1792年的疆界,而且在會議期間與英奧締結反對俄國的秘密軍事同盟。由於梅特涅在幕前幕後活動異常頻繁,像一隻蝴蝶飛來飛去,因此被人稱為“蝴蝶大臣”。

所以,梅特涅絕對是一個最佳的政治生物。

林東旭雖然多年的鍛煉,已經算得上一個合格的政客,但是麵對著名的歐洲老狐狸,還是有些不夠瞧。梅特涅從外形上看,眼睛不大但有神,鼻梁筆挺,麵闊嘴方,麵容和善,在外人看來,絕對算得上是一名風度絕佳的老年貴族。然而,詞鋒十分犀利。即使是簡單的歡迎致辭,也是語帶機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