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信心是戰勝任何疾病的最有力武器(1 / 3)

第11章 信心是戰勝任何疾病的最有力武器

增強信心,讓身體產生對抗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

甲型H1N1流感來襲,讓很多人不寒而栗。的確,世界衛生組織將此次疫情的不斷升級,更使得人們對這次流感疫情惶恐不已。“具有國際影響的公共衛生緊急事態”,因此各個國家都不得不防,必須對流感類疾病和嚴重肺炎實施全方位監控。

就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世界各地的時候,疫苗卻選擇了沉默,人們在這次危機麵前隻能無奈地躲避,因此產生一點心理波動是正常的。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003年的那次“非典”,兩種經曆是何其相似?如今“非典”的疫苗研製出來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此,我們在事態尚未明朗之前,需要做的就是樹立起信心,讓信心成為對抗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

從表征上看,這幾年重大疫病連續進入我們的視野。換一個角度看,能夠認識這些疫苗也是科學進步的結果。誠然,對於過去人來說,現在的很多疾病都聞所未聞,但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隻能說當初由於醫學落後,人們沒有認識到這些疾病。難道說過去沒有腫瘤嗎?隻是很多時候,人類在莫名其妙中生病離去。

就科學發展規律來看,人類總有一個認識過程,醫學總有一個解決程序。在人類曆史上,鼠疫曾經造成無數次災難,而在醫學發展的今天,這已然被人類所攻克。回到前兩年的“非典”,剛出現也如橫空出世,讓人心慌手亂,可時間不長,疫苗也終研出,病毒也被攻克。這說明,醫學的潛力往往會在緊急關頭被激發,任何一種疫病,最終都會被人類封殺。故而說,此時,我們應該對醫學保持最基本的信心。

信心不僅僅是預期的美好,就當前而言,保持信心也利於我們平和對待並戰勝甲型H1N1流感。從生理學角度來說,一個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往往身體處於最佳狀態。一個常識是,最佳的狀態能夠有效麵對各種病菌的侵害,這當然也包括甲型H1N1流感在內。而且,有信心才能讓我們積極正視生命,更加重視鍛煉,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有信心才能讓生活保持有序,才能夠讓我們配合各種防治手段,為全麵防治提供最佳環境氛圍。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初全民成功防治“非典”,已經給我們提供了最大的信心。按照專家的建議,當前要養成積極洗手的習慣,美國“疾病管製中心”代理主任貝瑟表示:“咳嗽或打噴嚏時要遮住,經常洗手。”這種常識,其實我們在防治非典時就已經學到。我們應該保持當初防治“非典”時養成的各種衛生習慣,應該像當初一樣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宏揚科學。

當然,我們希望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能夠早日研製出來,冀望全世界能夠找到更好的防治方案。但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應有的態度絕不是徘徊等待,更不是悲觀失望,而是保持信心。從某種意義上說,信心是當前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最好疫苗,保持信心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防治甲型H1N1流感。

——來源於國際在線作者喬彬

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不必過度恐慌

由於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人與人之間廣泛傳播,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此次疫情的警戒等級升為第五級。這種升級態勢,一段時間內造成了某些地區的恐慌,“口罩、藥品搶購一空”就是最好的佐證。但是,甲型H1N1流感看似來勢洶洶,其實是可以控製和預防的。此次疫情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但不要過於恐慌。

五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在就發出流感大流行的信號。檢測數據顯示,流感的大流行每幾年發生一次,據此規律,新一輪流感會在21世紀初發生。幾年來,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都已經做好了預防流感全球性爆發的預案,這些不斷完善的預案,會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中發揮應有作用。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主要有三種途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種是直接和得了甲型H1N1流感的豬接觸,或者和病豬所製產品接觸。所幸的是,今天中國沒有甲型H1N1流感的病豬,所以這個可以完全排除。

第二種是通過呼吸道的打噴嚏飛沫傳播等。有關資料顯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傳播範圍是1.8米,因此,看到別人打噴嚏,最好離對方遠一點。同樣,自己打噴嚏時最好用紙捂住,然後及時把手洗幹淨。

第三種就是直接或者間接接觸。目前研究稱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體外存活2個小時,如果病人打噴嚏汙染了一些事物,我們在接觸這些事物後,沒有洗手就去吃東西,或者揉鼻子,或者揉眼睛,也有可能引起傳播。洗手的時候要至少洗15秒以上,先將手打濕,再仔細的用肥皂清洗雙手。如果洗手之後用紙擦手,可以用紙包住洗手間的門把輕擦後再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