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突發事件都有一個由隱到顯、從小到大的發生發展過程,所以應對突發事件也必然是一個動態過程,這個過程一般包括識別並隔離危機、迅速啟動相關預案、及時彙報與公布真相、果斷處理各種問題、動員社會力量和引導輿論、做好善後和危機轉化工作、總結評估事件與應對等環節。正是從這些環節的邏輯對接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應對突發事件的一般程序。
一、識別危機並迅速隔離險境
當發現突發事件發生後,首先要求有關人員在第一時間準確識別危機,鑒別危機的性質和嚴重程度,並預測可能的後果,從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報告,早準備,早拿出預案,早采取措施。這是有效控製突發事件發生和發展的關鍵環節。如果這個環節做得好,整個局勢就有可能轉危為安、化險為夷。反之,如果錯失處理危機的最佳時機,就會使危機蔓延擴大,甚至造成難以控製的被動局麵。
識別危機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確定事件的性質和級別。這是采取科學應對措施、妥善處理事件的基礎和依據。這就要求做到,一是要盡可能全麵準確地了解突發事件的各種現象,包括正麵的,也包括反麵的,包括直接的,也包括間接的,都要全麵地掌握和彙總;二是由現象看本質,在全麵掌握突發事件各種現象的基礎上,潛心分析、認識和判斷各種現象間和現象背後的因果聯係,去偽存真,去蕪存菁,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透過各種表麵現象,把握事件的內在本質;三是在認識和把握各種聯係和關係的基礎上,通過認真比較和篩選,找出促發、影響和製約突發事件的根本矛盾,從而撥雲見日,找到突發事件的“總閘門”和“關鍵點”,由此確認突發事件的性質,並據此拿出科學有效的處置措施。
突發事件發生後,要組織群眾迅速隔離險境是處置危機事件的第一步。
事件的突發性,要求處理工作必須突出一個“快”字。要快速反應,快速發現,快速報告;快速出動,快速到位;快速展開,快速介入,以便抓住先機,爭取主動。
迅速切斷危機與外界的聯係,阻止事態的蔓延,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麵對突發事件險境,主要做好兩個方麵的隔離工作。一是對人員的隔離。堅持人道主義原則,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應對突發事件的第一步就是救護傷員,防止人員傷亡繼續擴大。這裏需要注意的是突發事件中的人員隔離不僅包括對受災人員的隔離,還包括對參與救助人員的隔離,這樣既可以保證救助人員的救助時間和精力,也可以更有效地保證事故不再繼續發展和蔓延。
二是對現場的隔離。對危機現場的隔離,第一步要及時發出隔離報警的信號。
公眾聽到報警信號後就會知道事故的發生,參與救助的人員也會知道事發現場在何處,該往何處集中。第二步要讓公眾明確危機隔離的範圍。事故發生後,事發現場一般都要拉警戒線或者是警戒標誌,不允許非現場處理人員進入,這樣盡可能減少事故的危害和影響,也便於事態的控製和事件的處理。當然,對於一些十分嚴重或波及範圍甚廣的突發事故來說,警戒線的作用可能就會變得十分有限,移民搬遷可能會成為讓公眾隔離險境的主要措施。
要盡快控製事態發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成立臨時專門機構或突發事件處理小組。在處置突發事件的過程中,可以把所轄機構分成突發事件決策機構和處置機構兩部分,決策機構以及人員主要是對事件發展情況進行預測,製定有關解決事件的策略和步驟,對全麵工作進行指揮。事件處置機構以及人員負責掌握動向,反饋信息,貫徹決策機構意圖,對事件進行具體處理。把決策層和執行層分開,既有利於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有利於保證組織內其他部門正常運轉。
二、全麵調查研究
當突發事件暫時被控製住後,應對者應馬上進入第二階段,即探尋突發事件產生的原因。事件的原因和實質一般都很複雜,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它常常隱含在各種現象之中,隻有大量全麵地收集突發事件的各種信息,才能從中分析出事件的原因及實質。所以,應對者在突發事件麵前要做全麵調查研究,準確地掌握大量的事實材料,要總覽各種現象,建立新的調研機製,比如建立突發事件調查委員會,及時組織人員,深入公眾,了解突發事件的各個方麵情況,收集關於突發事件的綜合信息,並形成基本的調查報告,為處置突發事件提供基本依據。對突發事件的調查,在內容上強調針對性和相關性,收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事態發展、控製措施、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態度以及公眾在事件中的反應;在方法上強調靈活性和快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