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一定要堅持原則,這是提高領導者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前提。突發事件的種類繁多,不管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事故往往是由一係列不同的階段組成的,而且突發事件的每一個階段往往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因而,領導者應對突發事件時要因時、因勢利導,千萬不可因循慣例、墨守成規。但從總體上來看,領導者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依然蘊涵著一些普通性、規律性的原則。

一、準確定性原則

突發事件發生後,領導者必須迅速作出反應,及時準確定性,及時準確判斷事件的性質,以便統一認識、統一思想、統一目標,並依次作出正確的應對決策。美國“9·11”事件發生後,布什對其性質判斷迅速而準確,從而贏得了反恐戰爭的主動權。

二、生命第一原則

處置突發事件要想贏得人心,贏得廣大群眾的支持,必須始終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突發事件構成人員傷亡和生產、生活設施、基礎建設、服務等各方麵財產的破壞、損失,擾亂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打破了正常的組織界限,使社會機製的正常運轉受到了嚴重妨礙,安全和救助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但是,危機管理的目標往往不止一個。在突發事件爆發及隔離階段,當我們要確立救援工作的優先次序時,必須牢固樹立“生命第一”的原則,始終把突發危機事件對人的影響放在優先次序選擇的首位加以考慮。這也符合突發危機狀態下公民權的維護和保障的原則。

三、把握主要矛盾原則

任何突發事件都蘊藏著很多矛盾,其中必有一個牽動全局的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的焦點就是事件的關鍵點。因此,領導者應把應對工作放在抓住關鍵部位上,因為抓住關鍵,整個事件的解決就有了主動權。對於關鍵問題的解決,必須集中優勢人員去攻克難關。認準製約整個事件的根本矛盾,從而找到整個事件的“總閘門”。

對於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關鍵是要控製火頭和水源;對於社會政治類突發事件,必須全力控製和解決首要人物。

四、重視信息傳播原則

這是一個信息傳播迅捷的時代,封鎖信息往往是徒勞的,而且會讓謠言、錯誤的信息和觀點占領傳播媒介的陣地,在公眾中製造混亂。所以,在突發事件出現以後,為了求得公眾的準確了解、深入理解、全麵諒解,必須向廣大公眾傳播有關準確信息,從而通過信息控製輿論導向。

五、機動權變原則

領導者作為行為主體,一定要根據突發事件的變化而不斷作出適當的調整。突發事件決策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這就要求領導者處理這類事件的過程要機動權變,要把處置突發事件的決策權最大限度地放到現場,使在現場的領導者根據千變萬化的情況,進行隨機決策。機動權變的原則還要求領導者在處置突發事件時要留有餘地,比如,在領導出場、力量調度、語言表述方麵,不要一下子就達到極點,再無協調的餘地。

六、協調作戰原則

突發事件的複雜性、綜合性和艱巨性,要求處置手段必須突出一個“合”字。任何一起突發事件都會涉及社會各領域、各行業、各層麵,如交通、通信、消防、搜救、食品、物資支持、醫療服務以及軍隊、武裝警察官兵等。突發事件發生後,隻有在領導者的統一指揮下,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才能高屋建瓴、準確全麵把握突發事件的性質和症結,及時形成和貫徹科學的決策,迅速控製事件的發展。

七、科學處置原則

科學處置主要是針對那些因工業技術而引起的災害以及由自然災害而造成的危機事件。其中,前者包括:危險物品、輻射事故、水壩決堤、資源短缺和大麵積建築物著火等;後者包括:幹旱、海嘯、森林大火、山崩、泥石流、雪崩、暴風雪、颶風、龍卷風、洪水和火山爆發等。對於這種突發事件,在處置中一定要注意科學性、技術性,多征求特定技術領域內專家的意見,千萬不能盲目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