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動員社會力量和引導輿論
應對突發事件不僅要依靠一定的組織來維持社會秩序,而且還需要讓公眾了解危機的社會危害性、局勢的進展情況、處置突發事件的政策、策略和措施,以便喚起公眾對政府行為的廣泛支持。因此,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政府應當做好對社會各種力量的動員工作。
麵對突發事件,沒有社會力量參與應對是不可想象的。社會力量的參與,使信息通道不再堵塞,政府決策的可信度和可參與度得到有效提高,這不但可以緩解危機在公眾中產生的副作用,使公眾更快地準確地了解事實真相,消除因危機而產生的流言、恐慌心理等,在客觀上起到穩定社會、恢複秩序的作用,而且還可以降低政府應急和救治的成本,降低政府政策的製定和執行成本。
所以處置突發事件,不但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還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調動各方麵資源積極有序地參與到突發危機的處理工作中來。
輿論導向直接關係到突發事件的影響效果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順逆成敗。
所以在應對突發事件過程中,引導社會輿論是政府處置危機工作的重要環節。
某虛假信息的編造與傳播,不但會造成公眾的集體恐慌,而且還可能會造成危機的大規模蔓延,極大地影響應急處置工作的有效開展。一般情況下,在突發事件發生後,社會上很容易產生各種“小道消息”,加上處於危機中的社會公眾的心態極不穩定,在麵對傳言或謠言時,常常是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這些都為傳言或謠言的傳播提供了溫床。特別是在手機短信、網絡論壇等現代傳播技術極為發達的當今時代,謠言產生和傳播的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傳播方式之隱蔽,往往令人防不勝防。因此,作為政府相關部門除了及時準確發布真實可靠的相關信息外,以法律形式懲處散布和傳播虛假信息者也是迅速處置突發事件的必要之舉和有效措施。
七、做好善後和危機轉化工作
突發事件的波峰過去之後,為盡快恢複社會的正常秩序,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做好善後處理工作。一是妥善處理與突發事件有關的政治影響、社會影響和經濟秩序的恢複性問題,二是要總結經驗教訓,以便進一步修正和校正組織的日常決策和應急處理係統,為日後處理類似事件提供保證。
突發事件的恢複工作,是指在危機事件得到有效控製之後,政府為了恢複正常的狀態和秩序所進行的各種善後工作。主要措施包括:啟動恢複計劃,提供災後救濟救助,安撫民眾心理,重建被毀設施,盡快恢複正常的社會生產秩序,進行災害和管理評估等善後工作。此期間的工作重點主要是:①要強調市政、民政、醫療、保險、財政等部門的介入,盡快做好災後重建恢複工作;②進行客觀的災後評估,分析總結應急管理的經驗教訓,促進製度和管理革新,化危機為轉機。突發事件的恢複工作做得好,不但可以消除突發事件產生的不良影響,而且還可以增強公眾對政府組織的信心,重建良好形象。恢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一是成立恢複工作小組。在突發事件得到初步控製之後,即應該著手建立恢複工作小組以指導災難過後的恢複工作。二是確定恢複目標。恢複目標主要是在調查危害程度和收集相關信息的基礎上確定的。恢複小組要組織專人進入災害現場調查評估破壞程度,綜合幾方麵的信息和結果,對各種危害損失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和歸納,由此研究方案,確定切實可行的恢複目標,三是製定恢複計劃。恢複與重建規劃的編製一般應該與事前製定的恢複預案相結合。參與製定恢複計劃的人員除了恢複工作小組成員,還應該包括組織各個部門的代表、部分危機應對人員、評估專家、利益相關者的代表及相關專家等。恢複計劃一般包括恢複對象及其排序,所需資源及其來源,所需人員及其來源與待遇,實施時間表等;危機恢複的預算;具體恢複工作的實施政策。四是爭取援助,組織重建。製定好恢複計劃之後,恢複工作小組應根據有關專家指導意見,迅速調集社會資源,著手基礎建設的恢複或重建工作,全麵引導被破壞的工業生產和商業經營秩序步入正軌,穩定社會生活,穩定社會心理。必要時請求政府、社會甚至國際組織給予人力、財力、物力上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