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盜竊、挪用、貪汙應急工作資金或者物資的。
⑤阻礙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
⑥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⑦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的。
懲罰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進行。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後果,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其中對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分別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四大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製思路
我國將突發事件共分為四類,即自然災害事件、事故災難事件、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對於這四大類突發事件的應對和處置當然都必須有相應的預案支持。由於這些事件的類型不同,屬性不同,起因不同,形式不同,特點不同,影響不同,其應對方式和措施也有明顯的不同。這就要求編製者要根據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有針對性地編製相應的應急預案,以保證預案的科學性、客觀性、有效性、指導性和實際可操作性。
1.自然災害類應急預案編製思路
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為了保證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協調、有序、高效地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我國於2006年1月10日發布了5件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分別是: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國家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編製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是為了保證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協調、有序、高效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災害應急預案是政府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整體的緊急行動方案,應急工作要逐漸由以往單純在災後采取被動補救措施,開始逐漸轉變為在災前有準備地製定和采取各種主動性防災措施,一旦災害即將發生或突然發生,政府和有關部門可按照預定方案有針對性地進行應急搶險和救災。因此,應急預案必須具有廣泛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1)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全預案共8部分,包括了救助應急的工作原則、啟動條件、準備、響應、災後救災以及恢複重建等各個主要應急環節。適用於凡在我國發生的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及其他達到啟動條件的突發公共事件。預案規定,國家減災委員會為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在具體實施中,民政部組織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部門,安排中央救災資金預算,並按照救災工作分級負責、救災資金分級負擔,以地方為主的原則,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救災資金投入力度。要整合各部門現有救災儲備物資和儲備庫規劃,分級、分類管理儲備救災物資和儲備庫。要完善民政災害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其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並規範突發自然災害社會捐助工作。
(2)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全預案共7部分,總括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體製、機製和預警、應急、保障、善後等各個主要應急環節,提供了分級操作的準則和規範。適用於全國範圍內突發性水旱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預案規定,有防汛抗旱任務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防汛抗旱指揮部,在上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和指揮本地區的防汛抗旱工作。當江河發生洪水時,水文部門應加密測驗時段,及時上報測驗結果,雨情、水情應在2小時內報到國家防總,重要站點的水情應在30分鍾內報到國家防總,為防汛抗旱指揮機構適時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3)國家地震應急預案
全預案共10部分,包括了工作原則、組織指揮體係、預警和預防機製、響應、後期處置、保障措施等各個主要應急環節,適用於地震災害事件(含火山災害事件)的應急處置。預案明確,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後,有關各級人民政府立即自動按照預案要求,實施對本行政區域地震災害事件的應急處置。省級人民政府是處置本行政區域重大、特別重大地震災害事件的主體。必要時,由國務院實施國家地震應急處置,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