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精選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節選自《詩經·國風·秦風》

閱讀指導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詩歌305首,反映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史實和

風土人情。《詩經》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是當時詩歌創作的代表作品,涉及今天的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湖北等地域。《詩經》的作者有貴族、農夫、牧人、也有士兵和奴隸。

推薦讀本:《詩經注析》(上下冊) 中華書局 1999年10月。

《詩經》的作品內容豐富、範圍廣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第一,含射政治。《詩經》中有很多抨擊政治現實的詩,例如,國風中的著名篇章《魏風·碩鼠》,旨在諷刺貴族的不勞而獲,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飽含著平民的憤怒與不平;《秦風·黃鳥》展現秦穆公以活人殉葬的暴行;《邶風·二子乘舟》抨擊了衛宣公信讒言殺賢子的惡行。這些詩有的語帶雙關,有的開門見山,有的擲地有聲,每一篇都主題鮮明,有棱有角。

第二,反映民生。《詩經》中反映廣大民眾愛情、勞動和生活的詩篇占了很大的比重,同時這些詩篇也是《詩經》中最燦爛的篇章。這裏既有民眾衣食住行的糟糕、有兵役的痛苦,也有歸家的期盼、離別的心酸

關於《詩經》的編定,至今仍有爭議,有人說是孔子刪《詩》而成《詩三百》,後成《詩經》;也有人認為詩周王朝掌管音樂的太師收集而成。現存的《詩經》是由西漢時期魯國人毛亨和趙國人毛萇所傳,因此也稱《毛詩》。

,更有勞動生活的快樂和纏綿的愛情,其中尤以描寫愛情的詩最為動人,很多已成為千古傳頌的佳句。《秦風·蒹葭》描寫了一段純潔的愛情,沒有戰亂中的妻離子散,沒有苛刻賦稅後的衣食無著,這是一方沃土滋養出的潔淨愛情,而這種原始的對愛的衝動,帶來的則是非凡的懾人心魄的力量。《邶風·擊鼓》完整詳實的描寫了一位出征士兵思鄉思親的心情。從此讀者也不難看到常年的征戰帶給廣大民眾的悲苦:連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也難以保存。而其中一段回憶往事的詩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亦使後人不禁為這堅貞、永恒的感情而感動,更已成為千古流傳的愛情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