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但願不白說的話(三)苟且(1 / 1)

這“苟且”二字,在我們中國真可以算得一場大瘟疫了。……簡直把我們祖國數千年來的文明,數千年來的民族精神,都被這兩個字瘟死了。

我這“白話”的第三篇,說的是苟且。

這“苟且”二字,便是隨隨便便的意思,說得深一層,便是上海人說的撒爛汙、呀呀糊。唉!我想起這“苟且”二字,在我們中國真可以算得一場大瘟疫了。這一場瘟疫,不打緊,簡直把我們祖國數千年來的文明,數千年來的民族精神,都被這兩個字瘟死了。

唉!好不傷心嗬!

先說我們祖國的科學。以前我們中國,講起各種科學來,哪一門不發達得早,神農皇帝的時候,便能嚐藥性,發明醫學。黃帝的時候,已有人會算天文,會造曆日。到了唐堯的時候,那天[時]文學更發達了。黃帝的時候,便會作指南車,那指南車便是現在的羅盤。現今各國人航海行軍,哪一個不用這個東西,可見我們中國的磁學發達得非常之早了。至如那些蠶桑哪!文學哪!印刷術哪!

哪一樣不是我們祖國所發明的呢?唉!講到我們中國上古時代的文化,那真正是我們的光榮了。不料到了後世,有什麼聖人出來了,口口聲聲說什麼聽天安分,總要少思省事,這麼一來,可不得了,從此以後,什麼事情,都不肯竭力去研究了,隻曉得隨便。講那醫學的,看見前人說過了,有了藥性的書了,我們隻好隨便用用罷,何必再去多事呢!講天文的,看見人家有了現成書了,也隨便用用罷,何必再去研究呢!何必再去推測呢!用羅盤的,隻要那磁針可以用得,也便隨便用用罷,何必去改良呢!又何必從這支磁針上麵去發明別的學問呢?養蠶的,繅絲的,隻要繅得出絲,也就罷了,隨便些兒罷,何必想法子改良呢!織布的,隻要織得成布,做得衣裳,也就罷了,隨便些兒罷,何必去想那改良機器的法子呢!印刷書籍的人,隻要雕得成字,印得成書,胡亂算了罷,何必想法子去改良呢!如此種種,說不勝說了,隻這“隨便”二字,便把我們祖國的文明,輕輕地斷送了。唉!這是苟且的第一步呢!

到了後來,越發退步了,隨便了還不算,竟要撒爛汙了,無論學醫、學工、學農、學商、學各種技術,隨便學一點什麼皮毛,便了不得了,胡作胡為的,隻要騙得錢到手,什麼都去做。劈兩下斧頭,便算是工人;認得兩個“丁”字,便算是先生;讀了一本《湯頭歌訣》,便算是醫生。這個不打緊,哎喲!我們的祖國,就亡在這種人手裏了。唉!傷心極了,這便是“苟且”的第二步。

列位要曉得,那外國人所以強到這步地位,並沒有別的法子,不過是不肯苟且罷了。從前英國有個牛敦,他看見樹上的蘋果,落下地來,他心中便不肯苟且放過,心想那蘋果為什麼不朝上落,不朝右落,不朝左落,為什麼單是向下落呢!他心中想來想去,好久,才發明出來,那地心有一層吸力。自從那時牛敦先發明了那地心吸力的道理,外國人才曉得造各種機器,這不是不肯苟且的功效嗎?

又有一個華特,他看見鍋中燒水,水沸的時候,那鍋蓋躍躍欲動,不到一會,那鍋蓋居然掀開一條縫兒,那水蒸氣便咈咈咈的噴出,華特見了,心想這水汽竟有很大的力量,於是心中大悟,從此便用這水蒸氣,造了那些火輪船。這又不是那不肯隨便的功效嗎?

上麵說的,都是科學文明上的話兒,至於那民族精神,那可更不可苟且了。你看我們中國的民族,今年你來做皇帝,他也服服帖帖的,明年他來做皇帝,他也服服帖帖的,不管是人是狗,他都肯服侍的,到了如今,哪一個不是安安穩穩的伺候著做順民呢!唉!

國民苟且到這步。科學上是苟且極了,思想精神哪一件不苟且,行一步路,做一件事,說一句話,哪一件不苟且,國亡了,還要隨便些兒罷。哎喲!那可真亡了,祖國可真是沒有救的了。唉!可恨嗬!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