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蟹的吃法
海蟹生活在海底,以小蝦、昆蟲、海蚶子等為食。含有鈣、鐵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以及豐富的蛋白質。肋間存有少量汙泥、雜質,不容易洗淨,因此:
1.螃蟹宜蒸不宜煮。否則:(1)肋間的汙泥會隨水進入腹腔,影響螃蟹的鮮味;(2)其蛋白質等營養又會隨水散失。
2.蒸時,水開後上籠,旺火蒸10分鍾即可。食用時,揭開蓋,去掉肋條,蘸食醋、薑末等調料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3.蟹肉還可以取出炒、拌、製餡、晾幹等,味道照樣鮮美,營養也不會被破壞。
4.螃蟹受熱後,會在鍋中亂抓,容易掉腳。為使蒸出的螃蟹完整,可采取(1)用繩子把蟹腳綁住;(2)用細長針從蟹嘴刺進去1厘米後再蒸。
簡易殺鱉法
把鱉放在平板上,讓其翻身,背朝下腹朝上。因其位置的改變,而突然受到刺激。想要恢複原來的爬行狀態,就必須伸出四腳和頭頸奮力掙紮。此時,可左手緊按肚底,右手舉刀對準頸部,斬下即可。
黃鱔的殺法
通常黃鱔不容易宰殺。衝洗後,倘若把黃鱔撈入倒了一小杯酒的容器裏(高濃度),讓黃鱔醉了,便可任你宰殺。
蛤蜊肉烹製的竅門
1.烤蛤蜊肉時,將連接兩個貝殼的韌帶割斷,便可防止蛤蜊自動離開烤盤。
2.用蛤蜊做湯時,不宜放味精。因為蛤蜊本身就有其鮮味,蛤蜊湯鮮味更濃。倘若再使用味精,少了,不顯其味;多了,反而容易破壞蛤蜊特有的風味。
巧用豬各部位肉
脖肉:(槽頭肉,血脖)。肉老質差,肥瘦不分,用製餡。前排肉:質嫩,瘦中夾肥,適合做米粉肉,燉肉。裏脊:質嫩無筋,全瘦肉,加工性好,可切片,切絲,切丁,炸、燉、爆、炒都可以。五花肉:有肥有瘦,適合紅燒,白燉,清蒸。奶脯肉:質差,泡泡狀肥肉,結締組織多,可熬油。臀尖肉:質嫩,瘦肉,加工性好,可代替裏脊肉。坐臀肉:質老,纖維多,瘦肉,做回鍋肉,白切肉。坐臀和後蹄髈之間有塊彈子肉,質嫩,可代替裏脊肉。後蹄髈:比前蹄髈質量好,可紅燒,清燉。
豬肉炒法
1.炒豬肉片、豬肉絲時,在鍋裏放幾滴醋或酒,炒出來的肉又嫩又香。
2.將切好的肉絲或肉片中放醬油、黃酒、澱粉,打入一個雞蛋,拌勻,入鍋炒散。肉片變色後加調料,稍炒幾下即可。味美,鮮嫩。
3.用啤酒調澱粉上漿,這樣炒出的肉絲、肉片尤其鮮嫩。
豬肝炒法
將豬肝去筋,洗淨切成3~4厘米長的薄片。下鍋前用澱粉、黃酒、醬油、白醋調和成芡,加入肝片,攪拌均勻。在熱油鍋中,炒至肝片挺起時撈出,再加蔥及調味品。這樣顏色金黃,光滑,可使維生素和蛋白質少被破壞。
豬肉燉法
燉豬肉不可用急火,不然,肉緊縮起來,難以燉爛。倘若放一點山楂,豬肉就能燉得很爛。
肥肉減膩法
豬肉切成薄片,加調料燉。再按每斤肉一塊腐乳的比例,將腐乳加點水攪成糊狀,開鍋後倒入,再燉3~5分鍾即可。這樣吃起來不膩,鮮美,別有風味。
米粉肉做法
將肥瘦搭配的豬肉洗淨、切片,放入盆中。再放入米粉(江米炒黃磨成粉)、少量甜麵醬、料酒、大料、精鹽、醬油等,達到甜鹹適當為宜。
攪拌後加點溫水,浸泡2小時,再用旺火蒸1.5~2小時即可。
豬肉快熟法
在鍋裏放幾塊土豆一起燉,會使豬肉熟得快、燉得爛,而且不膩。
火腿煮法
下水前,先在火腿皮上塗一層白糖,火腿皮極易煮爛,味道也更鮮香
可口。
豬毛拔除法
用夾子拔毛太費勁,鬆香在鐵勺內熬熔後,趁熱倒在有毛的豬皮上,鬆香冷卻後,揭去,豬毛就會隨之被拔出。
豬肚變厚法
豬肚燒熟後撈出來,切成塊,放入碗裏加一些湯,然後放在鍋裏蒸,片刻,豬肚便會加厚一倍。但切忌放鹽,不然,就會縮得像牛筋一樣硬。
肉皮的吃法
肉皮中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鈣、磷、鐵等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豐富。多食能補精益血、滋潤肌膚、光澤頭發、延緩衰老。其吃法有:
1.將肉皮切成小塊,加鹽、醬油、花椒等調料,用水煮熬。煮爛、冷卻後,即成透明、味美的肉皮凍。
2.將肉皮煮熟後剁碎,加入適量的蔬菜、調料等,攪勻製成肉皮餡。
用來包餃子、包子、餛飩,可與鮮肉媲美。
3.肉皮煮熟切碎與辣椒、煮熟的黃豆、蔥、薑、蒜、調料炒成肉皮辣醬。
4.肉皮曬幹後,用油炸黃,風幹後待用。吃時切成小塊,加少許鹽燒煮。軟後蘸醬醋汁吃,味美可口。也可加調料烹製成別有風味的菜肴。
排骨烹調法
1.烹調排骨時,在鍋內加入少量食醋,可以使排骨中的鈣質容易溶出,有利於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和利用。
2.倘若在燒肉湯或排骨時,放幾塊桔皮,不僅味美,而且不油膩。
3.油炸豬排前,在有筋之處切三四個刀口,就可防止收縮。
4.倘若肉質老、硬,可浸入色拉油、紅葡萄酒或香菜汁中醃半至一小時後再燒。
豬蹄烹製竅門
1.將洗淨的豬蹄、薑、蔥用水燒開,再添加適量的去皮花生或黃豆,文火煨爛,使骨肉分離、骨髓溶化。去除骨頭、蔥、薑,放入適量鹽、糖、味精、酒等調料,繼續煮成糊狀。淋上麻油盛入容器,冷卻後即成水晶蹄膏。
2.將豬蹄入鍋煮爛,加上醬油、酒、薑、糖、蔥等調料烹製即成。
3.把鮮豬蹄洗淨瀝幹,劈開後,放粗鹽中醃製五六天,取出後,掛在風口處儲藏。食用時,在清水中加酒、蔥、薑等,文火煮2小時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