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黑人事件”,就是1988年12月24日,發生在南京河海大學非洲留學生打傷學校工作人員的事件,也稱“一二二四”事件。
01“平安夜”的緊急電話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1988年就要過去了!
高爾基說過:“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
韓培信在忙碌中無暇顧及對時間的感受,他人生的腳步已經走過了67個秋去春來。
他在想什麼?
明年,將要召開中共江蘇省第八次代表大會,與1984年江蘇省第七次黨代會相距五年,這五年裏,江蘇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哪些重大的成就,省第八次黨代會將要全麵檢驗江蘇這這五年間的發展,也是他要向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天是1988年12月24日,在南京的外國人正忙於歡度聖誕節,大部分中國人還沒有過洋節的習慣。韓培信坐在書房裏,王浩給他泡了一杯他愛喝的“太湖碧螺春”。
韓培信處理文件到十一點多鍾,王浩習慣地給他端來一小碗羹湯,把碗放到他麵前,說:“吃吧,吃了早點睡。”
韓培信取下眼鏡,說:“今天是外國人的聖誕節前夜,又稱‘平安夜’。可見,‘平安’是人人都想往的,外國也一樣,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好人一生平安’!”
韓培信的話剛說完,一串急促的電話鈴聲刺耳地叫了起來。這時候的電話一定有十萬火急的事,這些年盡管韓培信已經習慣了這種突發事件的電話,但是,這樣的電話畢竟是很少的。今天的這個電話又是什麼大事呢?來不及多想,就在王浩伸手準備給他拿電話時,韓培信已經搶先拿起電話聽筒。
“是韓書記嗎?”
“是我,省委值班室?什麼事?”
“是,韓書記。有重要情況向您報告。”
“什麼事?”
“是這樣的,非洲留學生慶祝他們的‘聖誕平安夜’,河海大學有兩名非洲留學生帶著兩名身份不明的女子要進入學校,參加聯歡舞會,學校警衛人員要他們出示身份證明,結果雙方發生衝突,黑人動手打傷了學校警衛。中國學生要求黑人賠禮道歉、賠賞損失,雙方發生衝突。”
“情節嚴重嗎?”
“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我們已經報告了秘書長,秘書長說他馬上上趕到辦公室,並讓及時報告您。”
“好,我知道了,我馬上就到辦公室。”
放下電話,王浩吃驚地看著韓培信,說:“怎麼回事?”
“非洲留學生打傷了河海大學警衛人員,和中國學生發生了衝突,具體情況還不清楚。”
王浩說:“我早有耳聞,現在的大學生也好,留學生也罷,有些不像話。這事還要你這個省委書記親自去處理?”
“這可不是一般突發事件,它涉及到國際影響,你別看這些非洲留學生,在南京有好幾百人,真的鬧起事來,影響可大了,可中國大學生更多,萬一動起武來,後果嚴重啊!”
韓培信立即叫來司機,這時,客廳裏的掛鍾已經指向十二點。
02事件之前
早在60年代,中國政府就開始為非洲國家的學生赴北京留學提供獎學金。這項政策是本著“第三世界大團結”,也因為毛澤東把反對帝國主義鬥爭,與卡爾·馬克思的階級鬥爭聯係起來。正是中國的這個優惠政策,使得不少非洲學生獲得教育津貼比中國學生要多得多,而那時候的中國正處與困難時期,中國學生很自然地心有怨氣。覺得中國正在困難時期,中國學生吃不飽肚子,居然給這些黑人高額獎學金。起初,非洲留學生隻在北京,到了70年代中期,中國政府允許非洲學生在北京以外地區學習,而南京地區的許多大學都來了非洲學生。
中國大學生除了不滿非洲學生獲得更多經濟援助,對於非洲男學生接觸中國女子也會觸發中國學生的情緒。不僅在舞會上屢屢發生非洲男學生調戲中國女學生事件,有的非洲男學生公然把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帶到宿舍、舞廳,已經在大學裏造成很壞的影響。1979年上海一所大學就發生了類似事件,非洲學生大聲演奏音樂,又走到中國女子身旁,舉止輕薄,遭到中國學生的反擊。這些衝突在80年代更為明顯,有的情節非常嚴重,中國不得不將個別非洲學生遣送回國。同時由於兩個國家的文化差異太大,而造成關係的惡化:比如男女在約會習慣上的文化差異,中國學生約會前習慣相互了解一段時間,而非洲學生則經常試圖直接同陌生女子約會,甚至動手動腳、調戲猥褻。
“一二二四”事件之前有沒有預兆?其實,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安部門已經得到消息,非洲黑人留學生有可能在二十四日晚借聖誕舞會之機哄鬧,發泄對校方嚴格校規校紀不滿的情報。公安部門雖也向省委、省政府作了回報,並且根據省委領導的指示,會同有關部門分析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製訂了處置預案,作了必要的準備。但是,對於“一二二四”事件的發展還是估計不充分的。
03“一二二四”事件
1988年12月24日是聖誕節“平安夜”,河海大學非洲留學生在學校舉辦聖誕冷餐會後,自行舉辦舞會,兩名非洲男留學生帶著兩名校外女子,以聖誕夜派對跳舞為由,要進入河海大學校園,河海大學警衛要求他們進行訪客登記,一名非洲學生就女子的身份問題與警衛爭執。
河海大學農水係86級加納共和國(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留學生阿拉斯·加巴庫·德蘇帶著穿著怪異,看上去很不正經的女人(德蘇從大街上找來一同慶祝他們的風流平安夜),欲進入河海大學校園,學校警衛人員攔住這個女人,說:“請出示你的證件。”
德蘇拉長了臉,輕蔑地瞪了警衛人員一眼,攔在那個女人麵前,嘴裏用英語罵了一句,警衛人員沒理會他,依然攔著那個女人,德蘇不問青紅皂白,對著警衛人員的臉,猛地一拳。警衛人員滿眼冒著金星,一邊用手捂著臉,一邊堅持說:“請出示證件!”不讓這個女人進門。德蘇火了,衝上去,一隻手抓住警衛人員的胳膊,一隻手對準警衛人員的臉部,雨點般地打起來。黑人德蘇身體健壯且身材高大,曾經創造過南京大學生運動會110米欄記錄,學校警衛人員根本無還手之功。直到警衛人員口中吐血,沒有任何反抗能力,倒在地上。該警衛人員鼻梁粉碎性骨折。這時一群河海的中國學生看見此情此景,急忙把這名警衛送去醫院。
這時,另外幾名非洲留學生強行打開校門,此時,從河海大學留學生宿舍所在地友誼山下衝出十多名非洲留學生,他們手持棍棒、啤酒瓶和磚頭等,襲擊前來維持秩序的學校工作人員和路過的中國師生。於是,中國學生和非洲留學生發生了衝突,先後有十一名工作人員受傷,其中學校保衛人員張濟韜被打昏倒地,傷勢較重。衝突中,非洲留學生也有兩人受輕傷。
德蘇打傷張濟韜後逃離現場。張濟韜送醫院檢查診斷為右額骨骨裂、右額頂部皮膚裂傷、腦震蕩,傷勢較重。
另一名加納留學生漢森毆打在場的中國師生員工,並手持磚頭衝進傳達室,搶奪電話機,威脅在場群眾:“誰要打電話,我就打死他。”將電話機扔到窗台上。
岡比亞國留學生阿法爾·魯濱遜,手裏拿著鞭炮,從留學生宿舍的友誼山上下來,到學校大門口,將點燃的鞭炮扔向大門傳達室及在場人群中,引起現場秩序混亂。十時許,德蘇、漢森等非洲留學生再次衝向學校大門口,追打在大門口的師生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