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冰已經覆蓋了整個湖麵,但冰還不是很厚。孩子們認為到下午的時候就可以滑了。放了學,男孩子都跑到了池塘那兒,有幾個已經走上了湖麵。
“來呀,喬治,”夥伴們大聲喊道,“我們可以好好滑一圈了。”喬治有些猶豫,他看到冰凍得並不結實。
“放心吧!以前冰麵也在一天之內就凍上過,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去年冬天還沒有現在這麼冷,但是湖麵一天就凍上了,我們還在上麵滑了呢!”
“隻有膽小鬼才不來呢!”夥伴們譏笑道。
喬治不能忍受夥伴們的嘲笑,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勇敢的小夥子。“我才不是膽小鬼呢!”他大聲說道,然後就衝上了湖麵。
孩子們在湖麵上玩得很高興。慢慢地,湖麵上的孩子越來越多了。突然有人大聲喊:“冰裂了,冰裂了!”結果喬治和另外兩個孩子一起掉進了冰冷的湖水中。
當人們把他們救出來的時候,三個孩子都凍僵了。
晚上,喬治醒了過來,坐在溫暖的爐火前,父親問:“現在你知道什麼是最難說的字了嗎?”
喬治紅著臉說:“知道了。”
教子心得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需要我們說“不”的,但不要說是幼小的孩子,即便是成人也往往難以做到。當你教會孩子如何說“不”時,也教會了他如何在未來的日子保護自己,並忠於自己的心。
胡蘿卜、雞蛋還是咖啡豆
有一個孩子對父親抱怨他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麼艱難。他不知該如何應付生活,甚至想要自暴自棄了。他已厭倦抗爭和奮鬥,好像一個問題剛解決,新的問題就又出現了。
父親看到了這一情況,就把他帶進廚房。他先往三隻鍋裏倒入一些水,然後把它們放在旺火上燒。不久鍋裏的水燒開了。他往一隻鍋裏放些胡蘿卜,第二隻鍋裏放一個雞蛋,最後一隻鍋裏放入碾成粉末狀的咖啡豆。他將它們浸入開水中煮,一句話也沒有說。
孩子咂咂嘴,不耐煩地等待著,納悶父親在做什麼。大約20分鍾後,他把火閉了,把胡蘿卜撈出來放人一個碗內,把雞蛋撈出來放入另一個碗內,然後又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裏。做完這些後,他才轉過身問孩子,“親愛的,你看見什麼了?”“胡蘿卜、雞蛋和咖啡。”他回答。
父親讓孩子靠近些並讓他用手摸摸胡蘿卜。孩子摸了摸,注意到它們變軟了。父親又讓孩子拿起雞蛋並打破它,將殼剝掉後,孩子看到了是個煮熟的雞蛋。最後,父親讓他喝了咖啡。品嚐到香濃的咖啡,孩子笑了。他問道:“爸爸,這意味著什麼?”
父親說,這三樣東西麵臨同樣的逆境——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胡蘿卜入鍋之前硬邦邦的,很結實。但進入開水之後,它變軟了,變弱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殼保護著它呈液體的內部。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髒變硬了。而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進入沸水之後,它徹底改變了水。“哪個是你呢?”他問孩子,“當逆境找上門來時,你該作何反應?你是胡蘿卜,是雞蛋,還是咖啡豆?”
教子心得
幾乎所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都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當他們出生時,什麼也不是,可塑性非常強。經過環境的教化和熏陶,他們可能轉變成“胡蘿卜”、“雞蛋”或是“咖啡豆”。作為引導者,父母應該教會孩子一些麵對世界的方式和理念,對世界不是屈服,也不是敵對和反抗,而是在交融中發揮自己的能量,改變世界的一角。讓他們能與這個世界交融,像咖啡豆一樣,散發出自己的香味;而不是像胡蘿卜一樣,外強中幹,輕易地被環境所改變;也不是像雞蛋一樣,背負一層硬硬的外殼,擺出一副“我不與世界合作”的架子。
播種習慣,收獲命運
美國總統中,即使是脾氣最好的林肯也會發脾氣。有一次,林肯就因為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為這個小男孩總是在玩一個很愚蠢的遊戲。
小男孩不服氣地說:“您幹嗎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斥責我?”
“但是,你經常這樣做就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林肯回答說,“你會養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
教子心得
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就是成功地教育了他。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猶如軌道,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要是壞習慣,可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了孩子一輩子。
好習慣和壞習慣常常是在孩子小時候養成的。小的時候父母對於習慣的培養嚴格一些,長大後孩子會發現受益很多。在這一點上,父母不能拖延和姑息。
給孩子哪一把鑰匙
2001年5月,美國內華達州的麥迪遜中學在入學考試時出了這麼一道題目:比爾‘蓋茨的辦公桌上有五隻帶鎖的抽屜,分別貼著財富、興趣、幸福、榮譽、成功五個標簽,蓋茨總是隻帶一把鑰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鎖在抽屜裏,請問蓋茨帶的是哪一把鑰匙?其他的四把鎖在哪一隻或哪幾隻抽屜裏?
一位剛移民美國的中國學生恰巧趕上這場考試,看到這道題後,一下慌了手腳,因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語文題還是一道數學題。考試結束後,他去問他的擔保人,也是該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訴他,那是一道智能測試題,內容不在書本上,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師有權根據他的觀點給一個分數。
這個中國學生在這道九分的題上得了五分。老師認為,他沒答一個字,至少說明他是誠實的,憑這一點應該給一半以上的分數。讓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這道題目,卻僅得了一分。同桌的答案是,蓋茨帶的是財富抽屜上的鑰匙,其他的鑰匙都鎖在這隻抽屜裏。
後來,這道題通過E-mail被發回中國。這位學生在郵件中對同學說,現在我已知道蓋茨帶的是哪一把鑰匙,凡是回答這把鑰匙的,都得到了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讚賞,你們是否願意測試一下,說不定從中還會得到一些啟發。
同學們到底有多少種答案,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據說有一位聰明的同學登上了美國麥迪遜中學的網頁,他在該網頁上發現了比爾.蓋茨給該校的回函。函件上寫著這麼一句話:在你最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你人生的秘密。
教子心得
人生最大的寶藏,就蘊涵在興趣裏。有的父母試圖對孩子的方方麵麵予以規劃,卻不曾重視孩子自己的想法。其實,針對孩子的興趣因勢利導,反而能培養出一個個天才來。一個偉大的孩子後麵都有一個偉大的母親,而在偉大的孩子與母親之間,一定有著一種有關興趣的教育。
與其給孩子留下各種財富和寶藏,不如給他一把興趣的鑰匙。
人能飛起來
在美國,有一位窮苦的牧羊人,他的妻子在幾年前離他而去了,他隻能和自己的兩個孩子靠給別人放羊來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很艱苦。
一天,他和孩子在山坡上放羊的時候,一群大雁從他們的頭頂飛過,消失在天邊。
孩子們從小總是喜歡問這問那。這時,小兒子問他的父親:“大雁要飛到哪裏去?”
“他們要飛到溫暖的地方過冬。”牧羊人回答說。
“如果我們也能像大雁一樣飛起來就好了,那樣我們就能飛到天堂上看我們的媽媽了,她一個人在那裏一定很孤單,她肯定想我們了。”年紀大一點的兒子說。
兒子的話讓牧羊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短暫的沉默後,牧羊人對兩個兒子說:“隻要你們有飛翔的信念,我相信你們肯定能飛起來的。”
“我們現在就有這樣的信念,我們現在就要飛起來。”兩個兒子伸開手臂試了試,但他們並沒有飛起來。他們看了看父親,很明顯,他們在懷疑父親所說的話。
牧羊人說:“我可以試給你們看。”於是張開雙臂,但是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樣,也沒有飛起來。
“我想肯定是因為我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隻要有堅定的信念,並且不斷努力,我相信總有一天你們能飛起來,飛到天堂看望你們的媽媽。”父親的話深深地刻在了兄弟兩人的心中,後來他們就致力於飛翔的研究,他們長大的時候終於飛上了天空,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飛機的發明者。
教子心得
父母要告訴孩子,隻要有心就有夢想,有夢想才能有追求,有追求才會有成功。
很多時候,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法讓身處成人世界的我們感到詫異無比,但有時候,正是孩子們的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改變了我們所處的世界,比如我們眾所周知的牛頓去思考蘋果為什麼往下掉,又比如少年時的愛因斯坦幻想自己坐在光上麵旅行。
所以,當我們遇到這些孩子們的突發奇想時,不要立刻否定他們,而要盡可能地鼓勵他們去實踐自己的想法。
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個萬有引力定律或者相對論會從誰家孩子的突發奇想中誕生。
上帝的回信
湯尼是一名孤兒。1977年的聖誕節,他在美國加州的塞爾西孤兒院給上帝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這樣的:上帝您好!
您知道我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可是,您昨天送給哈裏一個爸爸,一個媽媽,而您連一個姨媽都不送給我。這太不公平了。
湯尼
這封寫有“上帝親啟”的信,最後被轉到著名的神學博士摩羅.邦尼先生那兒,他是《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專門負責替上帝回信的特約編輯。
摩羅’邦尼博士接到湯尼的信,馬上就明白了。哈裏被人領養了,而湯尼沒有,他還依舊被留在孤兒院。
如何答複湯尼呢?摩羅·邦尼博士知道,最直截了當的辦法,就是找一家願意領養孩子的人,然後秘密地辦理領養手續,待一切辦好之後,給湯尼回信,說:“湯尼,我的孩子!我真有點疏忽大意了,像你這樣好的孩子,是不應該沒有爸爸媽媽的。明天我一定給你送去。”
對於一個孤兒,上帝真的會這樣答複嗎?摩羅.邦尼博士心裏非常矛盾。他想,對於一個從小失去依靠的人,要想讓他知道上帝是公平的,絕不能用這種辦法。經過深思熟慮,他給湯尼回了這麼一封信:
親愛的湯尼:
我不期望你現在就讀懂這封信,不過我還是想現在就告訴你,上帝永遠是公平的。如果你認為我沒有送給你爸爸媽媽,就是我的不公,這實在讓我感到遺憾。我想告訴你,我的公平在於免費向人類提供了三樣東西:生命、信念和目標。
你知道嗎?你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免費得到的。到目前為止,我沒讓任何一個人在生前為他的生命支付過一分錢。信念和目標與生命一樣,也是我免費提供給你們的,不論你生活在人間的哪一個角落,不論你是王子還是貧兒,隻要想擁有它們,我都隨時讓你們擁有。
孩子,讓生命、信念和目標成為免費的東西,這就是我在人間的公平所在,也是我作為上帝的最大智慧。但願有一天,你能理解。
你的上帝
這封信後來被刊登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上,成為上帝最著名的公平獨白,同時也使很多人第一次真正地認識了上帝。
教子心得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惑,當他向你問起:“為什麼珍妮的爸爸是校長,而我的爸爸卻隻是一個麵包工人?”或者是“為什麼湯尼有一款漂亮的、大大的變形金剛,而我卻一直沒有?”這時候你該如何回答?其實,這個時候你可以把“公平”和“自我奮鬥”的理念教給他,就像那個“上帝”一樣。一個常用的回答是:“珍妮沒有變形金剛,湯尼也沒有校長爸爸,而他們也都沒有像你一樣聰明的腦袋,你可以憑借著它贏得你的變形金剛,或者成為一個孩子的校長爸爸。”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上帝是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小孩的。他總是給你一些,不給一些。
鐵球開始晃動了
有一個叫提夫的男孩對足球十分癡迷。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父母送到了足球學校學習踢足球。
父母非常希望他可以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有所成就。小提夫也非常努力,想讓父母能夠高興。在足球學校裏有很多的孩子,而提夫並不是他們當中出色的一個,因為此前他並沒有受過規範的訓練,踢球的動作、感覺都比不上先人校的隊友。提夫上場訓練時,常常受到隊友們的奚落,說他是職業的“業餘球員”。
提夫為此很難過,他問父親:“我真的永遠都是業餘球員嗎?”
“提夫,想聽一個故事嗎?”提夫的父親並沒有直接回答。
“故事?”小提夫有點茫然。“對,這個故事會對你有所啟發。”提夫的父親開始講故事。
“曾經有一個偉大的推銷員,他的退休大會吸引了許多崇拜他的人參加。當有人詢問他推銷保險的秘訣時,他微笑地表示,一會兒就告訴大家。於是所有的人都企盼著。這時,從後台出來了4個強壯的男人,合力扛著一座鐵馬,鐵馬下垂著一隻大鐵球。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接下來要做什麼。這時,那個著名的推銷員走上台,沒有說話,隻是朝鐵球敲了一下,鐵球紋絲不動。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鐵球還是沒動。於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持續不停,但是鐵球還是一動不動。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他還是沒有說話,鐵球也還是紋絲不動。‘難道這就是他要告訴我們的秘訣?’台下的人群開始騷動,陸續有不耐煩的人悄悄地離開。但推銷員還是自顧自地敲鐵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人也愈走愈多,最後留下來的隻剩零星幾個。這時,大鐵球終於開始慢慢晃動了。經過40分鍾後,大幅度搖晃的鐵球怎麼也停不下來。
“‘這就是我送給你們的秘訣。堅持必然會有結果,但隻有有耐心的人才可以得到這個秘訣。’推銷員最後說道。”
父親說:“故事講完了,提夫。我希望你能明白,隻要每天都努力,你每天都會進步一點點。你不會永遠都是業餘球員。”
提夫相信爸爸的話,於是更加刻苦地訓練。
每個隊員踢足球的目標就是進入職業隊打主力。這時,職業足球隊也經常來足球學校挑選後備力量。但是選了很多次,提夫仍沒有被選上,他實在沒有信心再練下去,他認為自己雖然場上意識不錯,但個頭太矮,踢球太晚,而且每次選人時,他都迫切希望被選上,因此上場後就顯得緊張,導致平時訓練的水平發揮不出來。
“也許我真的不適合踢球。”他為自己在足球道路上黯淡的前程感到迷茫,開始懷疑起自己。但是提夫想起了那個鐵球的故事,“不行,不能放棄。我一定可以被選上。”他對自己說。
終於有一天,提夫收到了職業隊的錄取通知書。他激動萬分,希望爸爸可以與他一起分享。當他看到爸爸的時候,發現爸爸的眼中同他一樣閃爍著喜悅的光芒。“提夫,我的孩子。祝賀你,你最終還是成功了!鐵球現在開始晃動了!”
教子心得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生命裏的鐵球終有一天會晃動,所以千萬不要放棄。隻要不斷充實、完善自己,時刻準備著,在逆境中絕不放棄,再堅持一下,那麼,下一次就可能見到鐵球晃動。
磨牙的野狼
一隻野狼臥在草上不停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麼好,大家都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的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因為無聊,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趕,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