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百章 發掘(2 / 2)

“這……茲體事大,還得請總裁裁決!”何長久道。

“那好,就將大會的第二議題改為失責處罰的決定。請大家踴躍發言。”謝芳華大聲道。請接著她又溫言對施彤輕聲說,“施副總監辛苦了,請回位就坐。”一聲施副總監,說得輕巧,卻恰恰能令全場聽到,分明已經同意所求,已經把她給降級了,這還討論個屁呀?要大家踴躍發言,不過就是在逼迫各位主動表態而已。

“屬下願領同等處罰……”

“屬下願領同等處罰……”

“屬下願領同等處罰……”

與會者紛紛發言,隻冉雲衣無動於衷。等大家紛嚷完畢,謝芳華立即宣布結論:每人降職一級,薪水壓縮15%,唯有施彤一人因為是第一個自動請求,薪水就隻下降12.5%。這一結論適用於到會全體,而且全體都是降級降薪不降責任,反而必須將功補過,從今天起無功就是有過,每月由管理部根據公司獎懲製度結算一次,三個月內無立功表現的大過一次,一年內連續三個大過的無條件辭退。包括總裁和董事長,從此雙侶沒有總裁和董事長,有的隻是副總裁和副董事長。下去後,這一措施要逐漸推行全公司。這一來人人都有了切膚之痛,無人再留意心如死灰的冉雲衣。

這一決策下去,可以預測必然帶來大量的人力流失,當然失去市場後人力本來就會過剩,需要淘汰。這一現象必然會在同業的百口玉田等相似的多家大企同時發生,飛速發展的王品正好能快速得到人手的補充。

突變論指出,最佳決策很可能有許多不理想性。

要知道所有的決策都是“滿意決策”而不是“最佳決策”。決策本質上就是把不確定性的東西加以確定。決策者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審時度勢,敢於拍板、敢於擔當;當斷不斷,必為所亂。

在做決策的時候,不追求絕對最優的決策,轉而追求簡潔高效的滿意決策甚至非劣決策即可。最佳決策隻存在於數學邏輯和理念中,現實世界中的最佳決策其實是不存在的。

這不僅是因為人的理性和精力是有限的,這有限理性從根本上否定了得到絕對意義上最佳決策的可能。

為得到最佳決策通常需要足夠的情報,而情報的獲得是需要代價的。這就引出一個在這些情報支持下獲得最佳決策產生的收益,與為得到這些情報本身所付出成本之間的權衡,會不會得不償失?(以上請參考突變論的論述)

謝芳華和何長久也許沒有深入學習過突變論,但多年的管理實踐要求他們不得不拿出決策來應對。這些決策不免要帶上雙侶一貫嚴苛的特色。

施彤是精研過突變論的,但此時的她能說什麼?

與副總裁商議後副董事長宣布:“第二項議程結束,鑒於第二議程的順利完成,冷熱交加行動同時結束,空調氣溫順回到26度。下麵進入會議第三議程:也是本次會議的中心議題‘王品製衣崛起之密’由資訊副總監施彤主講。”

馬炳的電動車開得並不快,舒出用完好的左手抓住車架。他是真的發現今天有些不尋常。好像那位女護士說了一句‘找個可靠的理發師’對自己的行程真的造成了影響,自己很自然地就來找馬炳,而馬炳又要帶自己去包子店找另一個熟人,自己走上的好像是有人安排好的路,會是誰呢?不僅那女護士可疑,就連那搭載他來石龍仔的三輪車也可疑。

當時在奇石街道口是它主到停到自己麵前的,自己上車後車主連問都沒有問去哪兒,也不招呼別的客人同車,隻拉了自己一個人就開跑,自己確實濃睡未消,沒有注意打量車主。自己雖然是個處處留心的人,可留心的是學問,畢竟不是幹過間諜的,也沒有軍旅經曆,注重點不同也正常。當車主收錢時自己給了張十元的隻喊了句‘石龍仔第八區’就繼續做夢去了。自己被吵醒時,好像聽得車主嚷嚷了好幾句“怎麼怎麼”,那不是玉龍鎮人的口頭禪嗎?當時未留心,此時回想起來,給自己一種久違的熟悉之感。

舒出不是膽小之人,讀高中時就不隻一次獨自一人從八九十裏外走夜路回家。他決定聽之任之,等找到地方再睡一覺後再去見那位老朋友。既然已能確定自己已經被情報勢力注意到了,對方的高級主管必定認為他的一舉一動皆包含深意,這一下偏偏無意識地亂走,就連自己也不知道去向,就由得那些人去發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