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如釋重負(1 / 3)

總理的車隊直接開進了廠區,在辦公樓前停穩,車門打開,總理從中巴車上下來和迎候的河東汽車集團公司的領導們分別握手寒暄。

大家陪著總理先參觀了河東汽車集團的曆史資料,讓總理對整個集團的發展有一個宏觀的認識,然後集團的領導陪同總理上了觀光車,圍著廠區轉到各個車間看一看。

在總裝車間,總理看到一眼望不到頭的現代化的廠房裏,幾千工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地工作著,一輛輛汽車從生產線上開出來。

總理圍著一輛嶄新的麵包車看了看,打開駕駛室,坐進去感覺一下車子的舒適程度。

總理問一旁的集團公司的領導說:“你們這一輛微型車市場上賣多少錢?”

集團公司的領導說:“一輛四萬出頭吧。”

總理問:“你們現在一年能產多少輛?”

集團公司的領導說:“去年生產了七十三萬輛,今年有希望突破九十萬輛,明年爭取突破一百萬輛大關。國內全行業連續五年保持了第一。”

總理聽了不斷地點頭說:“不錯,不錯,發展的速度很快嘛!”

旁邊一個穿工作服的老師傅正在生產線上忙活著,看年齡他有五十多歲了,總理走過去和他握了握手說:“師傅,你在這個廠裏工作了多少年了?”

師傅說:“整整三十年了。我二十一歲參加工作,就到了這個廠子。”

總理問他:“工廠的待遇怎麼樣?你一個月現在能拿多少錢?”

老師傅說:“三千多吧,在市裏算是高工資了。主要是穩定,有安全感,不像那些私營企業,動不動就倒閉了。”

總理問:“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

老師傅說:“滿意,非常滿意。中央領導得好,我們老百姓感到很幸福!”

旁邊的記者們連忙把這段鏡頭抓拍下來,晚上西江省的新聞節目裏,就會出現這些動人的畫麵。

整個下午,總理視察了河東汽車集團、河東工程機械集團、河東鋼鐵集團,他親自到生產的第一線了解工業生產情況,和企業領導和工人師傅麵對麵地聊天,共和國總理就是這樣到第一線了解民意,體察民情,為國家的發展把脈定位。

晚上六點半,總理才結束了一個下午的行程安排回到了白河賓館。

王一鳴和李耀親自把總理送到一號別墅門口,今天晚上總理就住在這裏。其他的隨行人員有的被安排在另外幾棟別墅居住,有的被安排在主樓的套房裏。

晚餐總理要求吃自助餐,不參加任何宴請。沒辦法,王一鳴和李耀隻能安排馬正紅和蔡名揚,讓賓館的師傅多搞一些拿手菜和麵點、小吃之類的東西,眾人在餐廳裏陪著總理吃了一頓自助餐。總理和大家一樣拿著碟子親自挑選喜歡吃的菜品、點心。這個鏡頭讓王一鳴很是感慨,你看人家總理多麼平易近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架子,不擺譜。國務院領導人這麼好的生活作風,還是當年周恩來總理留下來的好習慣、好傳統。

當天晚上八點,總理還在一號別墅的會客室裏專門接見了王一鳴。

本來,總理忙活了一天,也該讓他早早休息才是,但想到他下飛機時直呼王一鳴的名字,王一鳴覺得,禮多人不怪,總理到西江省視察,是給他王一鳴麵子,王一鳴也要投桃報李,主動找總理彙報一下工作,也是應該的嘛,這顯得兩個人的關係更加親近了一步。於是,王一鳴讓小饒和總理的秘書聯係了一下,看能不能安排一下,讓王一鳴單獨向總理彙報一下工作。

總理很快就答應了,說:“讓王一鳴來吧!我們是老朋友了。”

王一鳴進入總理的會客室時,看到總理一個人正坐在沙發裏等他。

王一鳴連忙說:“總理好,打擾總理休息了。”

總理忙站起來和他握了握手說:“一鳴同誌啊,我來西江,給你添麻煩了吧?”

王一鳴說:“總理能來西江視察,是我們最大的榮幸。”

總理說:“西江這裏,我看條件還是不錯的,關鍵是思路要清晰,定位要準確。”

王一鳴說:“請總理指示!”

總理說:“指示還談不上,我就是隨口一說而已,僅供參考。西江這裏,資源有,工業基礎也有,發展的潛力很大,但是,第一缺乏高科技,沒有什麼在全國數得著的高科技企業;第二,缺乏人才,沒有第一流的高科技人才,這樣,資源優勢就無法轉化成產業優勢。我說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