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戰長風點了點頭。
德拉瑪歡快的跳了一下,手一擺:“明兒一早,我來找你,不見不散,不許自己走!”
她歡快的跑出帳去,戰長風卻呆立在那裏,他隻能承認,自己對緬甸人的習慣不了解,同時,對女孩子的心理也不了解,兩個不了解疊加的結果是,他真的對德拉瑪不了解。
次日一早,戰長風換了一身平民的服裝,德拉瑪則是上身一襲無領長袖偏襟緊身上衣,下身穿緊身筒裙,她的脖頸粉白細膩的露在外麵,細細的腰肢和高高的胸口曲線畢露,與漢人的打扮大不相同。在頭上,還戴著一個美麗的花冠。
德拉瑪見戰長風看著自己有些發呆,咯咯一笑,原地轉了一圈,說道:“我的衣服好看嗎?”
戰長風臉上一紅,心想自己這樣盯著人家女孩子看可是有些無禮了。但德拉瑪卻全沒有在意,隻是看著戰長風等著他回答。
戰長風看著德拉瑪,突然感覺,這個小女孩子,雖然身份是尊貴的公主,但和其他夷族女子真的沒什麼不同。他的心中突然一派平和安詳,他點了點頭:“好看。隻是,你的鞋子不大好走路吧。”
原來德拉瑪穿了一雙拖鞋,赤著雙腳,那一雙白白嫩嫩的小腳異常惹眼,腳指甲上還塗了粉紅色的丹蔻,讓人忍不住總想看一看。
德拉瑪卻臉色一變,豎起食指“噓”了一聲,對戰長風輕聲說道:“你怎麼說人家的鞋子啊?”
戰長風大為奇怪,反問道:“為什麼不可以說呢?”
德拉瑪呆了一下,突然笑了起來,說道:“咱們走吧,路上我給你說我們的習俗。”說著上前就拉起戰長風的手。
戰長風不防德拉瑪這個動作,想要避開,卻又感覺這樣做太無禮,猶豫之間,手已經被德拉瑪的小手抓住,戰長風的心中一蕩,好象被一股力量吸引著一樣,順從的跟著德拉瑪出了帳。
身後,兩個衛士捂著嘴偷笑,心想這一下倒是漢夷和親了,隻是與以前的和親不一樣,這一回是夷女嫁漢人。
二人沒有騎馬,而是坐了德拉瑪的馬車往瑞麗去,此時大軍已經駐營,為防擾民,隻派出少量後勤部隊在離城十裏處下營,其他部隊則就地駐紮,當然,負責采買的部隊要進城去采購軍需,輪到休假的軍官和士兵也可以入城遊玩。
戰長風和德拉瑪坐在車裏,車子本就不大,二人挨的很近,這裏的路又不好走,每一次輕晃,二人都身體相觸。戰長風不由得有些異樣的感覺。他對德拉瑪說道:“你還沒給我說呢,為什麼不能問鞋子?”其實他的目的倒不是要追根究底,隻是二人這樣在車裏挨挨擦擦的,實在尷尬,他想找個話題化解一下這尷尬。
德拉瑪笑道:“這個,可就得說說我們緬族的習俗啦。”
戰長風“哦”了一聲,說道:“原來你們就叫緬族啊。”
德拉瑪開心的大笑起來,笑聲象銀鈴一樣,她歎息道:“原來你什麼都不知道啊。好吧,我給你慢慢講一講。”
“請講,最好細細的說一說。”戰長風開始認真起來。要知道,他要進緬甸,對緬甸的風土人情自然就得多了解,雖然連續兩天與丹瑞等人交談,但畢竟說地理道路為主,於風土人情則談的不多。
德拉瑪慢慢的講了起來。
原來緬甸有多個部族,如緬族、撣族、克倫族、孟族、克欽族、克倫尼族、欽族、若開族等。這其中,以緬族人最多,約占了人口的七成。緬族的主要信仰是佛教,緬族人幾乎人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緬族人自幼在佛教思想的影響和熏陶下,養成了樂善好施、溫厚謙恭、熱情好客的性格和充滿佛教色彩的生活習俗。佛教活動貫穿於緬族人的一生,佛教思想滲透在緬甸社會的各個角落,可以說佛教就是緬族人的習慣。
緬族人習慣家家供佛龕,拜佛是緬族人每天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天淩晨4點左右,緬族家庭主婦就起床,到市場去買來鮮花插在佛龕上,把剛做好的飯也供在佛龕上,然後誦經拜佛。每天晚上臨睡前,也要誦經拜佛後才能入睡。每逢休息日,許多緬族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到附近寺廟裏去聽經、拜佛、祈禱。一旦遇有較長的假日,緬族人必攜家帶口到最有名的寺廟或佛塔去拜佛。
緬甸僧侶很多,緬族人都非常尊敬僧侶。國王會見國師要跪拜,要把寶座讓給國師坐。平時,百姓會見僧侶也要跪拜,和僧侶說話要用敬語,吃飯前,遇有僧侶來化緣,要先給僧侶布施以後再用飯。日常,如果僧侶缺少袈裟什麼的,自有善男信女送到寺內。
緬族人認為佛塔是佛的化身,建造佛塔可以積最大的功德。在緬甸,從古到今,人們熱衷於修建佛塔勝過於幹任何事情。現在,緬甸全國佛塔林立,金光閃閃,村村有寺廟,處處是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