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節點(1 / 3)

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有些憂慮。是不是戰將軍用腦過度,大腦有些抽瘋了?這都什麼問題啊,怎麼都前言不搭後語的?

戰長風又看了一會地圖,突然微笑起來,手向中間一指:“我們先打這裏!”

“米林!”幾個人異口同聲的叫道。

北邊是林芝,南邊是墨脫,戰將軍卻要穿過林芝和墨脫的中間地帶去打米林!

理論上說,這倒不是不可以,問題是,如果漢軍直擊米林,南北兩邊的叛軍來個左右夾攻怎麼辦?就算不夾攻,漢軍前腳過了墨脫和林芝中間,後腳叛軍將漢軍的後路一斷,又當怎麼辦?

如果這個計劃是郎將軍提出的,眾將隻怕早就吵翻天了。但戰長風提出了這個計劃,眾將卻沒有出聲。他們雖然絕對不讚同這個計劃,但他們卻沒有輕易的反對。

這不僅僅是因為戰長風現在比郎永淳有威望,而是因為,戰長風的計策已經連續三次被證明是正確的了,眾人都認為,戰長風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極可能是,戰長風有更好的計策。所以眾將一時都沉默了下來。

戰長風環視了一下眾將,突然笑了起來:“怎麼,為什麼都不出聲了?沒有人有反對意見嗎?”

韋智運了運氣,說道:“末將以為,為了以防萬一,咱們在打米林的同時,應當向林芝和墨脫各派五千士兵虛張聲勢,以防這兩處的敵軍出擊。”

幾個將領紛紛點頭。

戰長風歎息了一聲:“你們認為,我們派出部隊牽製了林芝和墨脫的敵軍就可以直接去打米林了嗎?”

“末將以為,無論如何都沒辦法直接打米林!”魯大海終於憋不住了,直接說出了心裏話。

戰長風一拍巴掌:“魯將軍說的太對了,我想你們的意思也是這樣吧?隻是,你們為什麼不敢說了?什麼時候我變的這麼嚇人了?”

“戰將軍,是你自己提的要直攻米林嘛。”萬俟斷有些不滿,“大家不出聲,是因為尊重你的決定。”

戰長風狡黠的一笑:“誰說我一定要打米林的?”

萬俟斷差點背過氣去。“將軍,你剛說完啊。”

“嗯,那麼,咱們就既打米林,又不打米林好了!”戰長風說道。

萬俟斷沒有答話,而是向身邊的一個參將使了個眼色,示意那參將快去找大夫,看來戰將軍病的不輕了。

然而,最終戰長風沒有接受大夫的治療,倒是萬俟斷,在詳細聽了戰長風說的計劃後,主動請令,派了部下一個都統,帶著五百精選的老弱之兵去修前往米林的一座必經之橋去了-----沒錯,就是“精選的老弱之兵”,這五百人可是專門在全軍是找的,可以說,把全軍最老弱的兵都給找出來了。

五天後,當五百老弱之兵才勉強走到那橋的所在,還沒有來得及開始修的時候,漢軍主力已經啟程了。由於要直擊米林,而米林在林芝和墨脫的後方,所以漢軍行軍十分小心,左右各有一萬人的側衛部隊,中間是五萬大軍,而且左右的側衛部隊不斷向側方遠遠哨探,直哨探出近百裏。主力的後麵,也不斷有遊擊哨向回哨探,哨探是流動不間斷的,前哨到哨探距離一半時,二哨出,二哨到哨探距離一半時,三哨出,他們哨探的更遠,足足哨探一百五十裏。

在這樣嚴密的哨探和防衛下,林芝和墨脫的叛軍倒也真不敢亂動。這倒並不是怕與漢軍作戰,而是怕他們一動,漢軍就立刻後退,結果這個難得的包抄漢軍後路的機會就此失去。好在漢軍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直攻米林,因為此前已經有一支部隊去修那個隻能通往米林的橋了。隻是,那部隊的情形看,隻怕待到漢軍主力到了米林,這橋他們也修不好------當然,這是一個誇張的比喻而已,因為這橋修不好,漢軍主力是沒辦法去米林的。

事實上,林芝和墨脫的叛軍也在哨探,他們急切的希望漢軍能往前多走一些路,隻要漢軍一到那個一時半會兒修不好的橋處,他們就立刻出動,直接截斷漢軍後路,那時候,米林的藏軍拒橋而守,林芝和墨脫的藏軍抄在漢軍的左右和身後,四麵合圍,任你漢軍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逃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