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和老師們如約而至。
吳正不知道大家是看在自己的麵子上,還是看在吳大廚食府的美味份上,反正基本上無人缺席。
他直接把大家帶上了三樓,進了最大的一間宴會廳,安排了六桌,這才堪堪坐了下來。
也不是無人缺席。
吳正數來數去,少了兩個人。
一個是馬麗。
一直到現在,馬麗都還沒在學校內出現過,吳正打聽過多次,都沒人知道她的消息,隻是請假回家了。
另一個是梁正業。
對於梁正業沒來的原因,吳正自然理解,畢竟他爹剛被抓進去了。
他隻是不知道,梁正業會不會因此而恨上自己。
不過恨也無所謂,反正吳正問心無愧。
趁大家在好奇地參觀吳大廚食府的三樓時,吳正把溫文拉到了一邊:“馬老師還沒回來過嗎?”
“沒呢,我也一直沒她消息。”
在學校裏,馬麗和溫文算是相處得不錯的,已經越來越有閨蜜的味道。
吳正相信,馬麗一旦回學校,很有可能私下去找溫文的。
可是很遺憾,現在連溫文都沒她消息。
“她要是回來了,你叫她一定要跟我聯係一下。”
因為很快就要出發去省城,但馬麗的事又讓吳正放心不下,他隻好將此事拜托給溫文。
“行啦,我知道了,她回來了肯定會聯係你的。”
溫文隨手交給了吳正一本東西。
是他的那本畢業留言冊。
吳正隨手翻了起來。
一張張照片、一行行文字映入了他的眼簾。
照片大多是很稚嫩的黑白證件照,整整齊齊地貼在每個人的留言前麵,卻讓吳正看得非常親切。
他之所以要弄這樣一本東西讓大家去貼、去寫,是因為他知道,這本東西到了二十年後,就會成為他美好的記憶。
在前世,吳正就是遺憾沒有這麼一本東西,導致他到二十年聚會時,已經無法回憶起許多同學的音容笑貌。
這是不會有這個遺憾了,因為冊子上有每一個人的照片,連梁正業的都沒缺。
甚至連二班也有不少人在上麵留言、貼照片。
他細細翻閱了一遍,想要把每個同學的樣子都印進腦海裏。
接著,他又細細閱覽起那些留言來。
很多留言很有意思。
“默默地分手,正如當初默默地相遇。願這溫馨的微風,給你捎去我深情的祝福和祈禱。”
“你的成熟猶如一顆紅透了的果子,有沁人的香氣,也有甜甜的滋味。望著它,心中便湧出一股清泉,既而寧靜地流淌成為溪。”
“我們相逢在陌生時,我們分手在熟悉後。明,你要到生活的星圖上找尋自己的新位置,讓我們用自己閃爍的星光相互問訊、表情達意。”
……
吳正相信,像這麼文縐縐的留言,也隻有在這個朦朧詩還很流行的年代,才有這麼多人寫得出來,要是到了後世,恐怕更多的是電視和網絡流行用語。
這樣的留言,是這個年代獨有的特色。
當然,還有一些人的留言更有意思,那就是跟吳正關係更加親近的那些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