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吳正怎麼想,他還是得過完這個年再。
一到過年期間,所有公事都幾乎停滯了,因此,吳正隻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過年這件事上。
不過這個年給他的感覺真的不一樣。
先是人的變化。
吳正覺得,條件的改變,和時間的推移,讓自己的家人全都變了。
先吳長禾跟吳奶奶。
在去年過年時,吳長禾跟吳奶奶還圍著家裏這一畝三分地而轉悠,還在為過一個像樣的年而忙碌。
可到了今年,他們的興趣點完全發生了轉移。
比如準備過年物資這些事情。
吳正覺得,像磨豆腐、炸豆腐、做丸子、殺雞宰魚這些事情,吳正覺得一定要親手做才有年味,可兩位老人卻不這麼想。
他們覺得,現在吳家有了自己的飯店,而李偉和劉水根又很識趣,早就把所有的東西幫兩位老人準備得妥妥當當,老人覺得這樣挺好、很省事。
可省了事的他們卻不閑著。
他們反倒在食品加工廠和響水新村的那些事上找到了成就感。
每一大早起來,吳奶奶吃過早餐,就匆匆奔向食品加工廠,哪怕那裏已經因為過年放假停工了,她也要先轉上一圈,然後掃掃地,到處抹一下,這才放心。
在她的眼裏,食品加工廠就是吳家的聚寶盆,得時刻盯著,並心嗬護。
吳長禾也一樣。
他的興趣點在響水新村。
他應該是響水新村最負責任的監工。
早在之前施工時,他就四處轉悠,每一處施工的地方都盯得很仔細,哪裏稍微做得不好,他就要求返工。
有他在,劉石泉根本就無需擔心響水新村的施工質量問題。
而現在就算停工了,他也還是會守在那裏,東摸摸,西動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時候把一個石墩挪上一個位置,他都會露出滿意的笑容。
對此,吳正也很無奈,他也不想幹涉。
兩位老人這是忙習慣了。
對吳正來,隻要他們自己覺得開心,就比什麼都重要。
然後他把關注點轉移到了童秀麗身上。
對於這位言語不多的母親最近的表現,吳正是滿意的。
現在的童秀麗跟以前真的不一樣。
比如回到老家,當兩位老人在外忙碌時,她會主動承擔起家裏的事務,洗洗衣服、做做飯、搞搞衛生之類的,家裏收拾得還算整齊。
可吳正還是覺得有一種隔閡感。
比如他從紐約回來後的很多,童秀麗就算跟他在一個屋簷下,見到他後也隻是笑一笑,並不會主動跟他什麼。
他想嚐試去改變。
“你回來後,外婆家那邊的人來過嗎?”
他主動發起了話題。
這在之前其實是一個忌諱話題。
在當時童秀麗夫婦入獄時,童秀麗娘家的幾個哥一起過來找事,問吳家要人,態度之惡劣,連好脾氣的吳奶奶都跟他們翻了臉。
而他們凶神惡煞般的表現,在吳家又是罵又是砸,更是曾給吳正和吳莉心裏留下了重重的陰影。
因此,吳家已經把那家人當成了仇人。
至於吳正,原本就對外婆家的人印象不佳,後來則更是提都不提,把他們當成了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