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滿滿的回憶(1 / 2)

因為對娛樂這一塊又動了心思,吳正更加認真看起節目來。

娛樂這東西,講究的是“流行”二字。

他就算有前世的經驗,體驗過二十一世紀高度發達的娛樂業,也不敢保證,就算他把後世的一些東西照搬到這個年代來,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年代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審美觀也會有所區別,潮流也會不一樣。

第二個節目是一個叫《除夕三喜》的歌舞節目。

可是一看表演者,吳正又樂了。

這不是大名鼎鼎的宋奶奶嗎?

這可是春晚的常客啊!

不過這個年代的宋奶奶,似乎也才剛出道,一身白色絲綢古裝、紮著兩條麻花辮、笑容甜美的她,在今年的春晚竟然還得和另外三個吳正根本就沒印象的歌手來合唱。

換做是在後世,她絕對是獨唱的角,而且節目還得安排在黃金時段。

吳正忍不住又想,不知現在的宋奶奶會不會走穴,有沒有可能把她請到大世界歌廳來唱一唱呢?

他忍不住啞然失笑。

他被自己這個想法給雷到了。

一想起關於宋奶奶的那個傳,他覺得自己還是少打主意為妙。

接下來,他總算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節目上來。

還別,他原本以為,以他的標準來,這個年代的節目應該對他沒太大吸引力,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卻看得津津有味。

比看後世的春晚有意思多了!

他竟然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還別,今年的春晚,既有很強的趣味性,又有強烈的年代感,還緊貼老百姓生活的變化,顯得特別接地氣。

比如在黃宏和魏積安所演的品《擦皮鞋》。

還沒上場,黃宏就跟全國人民介紹自己行頭的來曆:“生活現在講情調,不穿睡衣睡不著覺。”

睡衣這種比較西式、代表著高雅的生活著裝,現在卻穿到了一個擦皮鞋的身上。

這讓吳正想起了一個詞:裝逼。

黃宏飾演的這個角色,在外是個擦鞋匠,在家偏偏裝成高檔人,吃的用的、言行舉止,都帶著九十年代的潮流氣息。

襯衫領結,套粉色浴袍,看起來騷潮騷潮。

紅酒、高腳杯、餐巾、刀叉,一樣不落。

用的也是高級詞彙,“用餐”、“更衣”、“下榻”……

這看起來確實很裝逼,可真的很貼近生活。

隨著經濟的發展,那些腰包開始鼓起來的老百姓,確實在追趕潮流、學習高雅。

就好比李偉,之前是個穿廠服穿圓領恤的社會青年,現在卻成西裝革履的,就很有品裏麵的這種味道。

接地氣的節目還遠不止這一個。

又好比牛群和馮鞏的品《拍賣》。

這個高級黑的節目,黑的是一眾名人,而且還黑得很有水平。

關於這一點,看看那些拍賣品就知道:趙本山的帽子、施拉普納的白頭發、鞏俐騎過的毛驢……

這些都是這個年代最有名的人,馮鞏卻在拿他們逗樂子。

“趙本山帽子的價值就在於,買回來二十多年了就沒洗過。”

“放心吧,白頭發我們就留了一根,因為您腦袋上也不富裕。”